可愛

|共7篇|

「可愛研究」崛起:以可愛作為溝通模式的可能

可愛文化是一種全球現象,影響我們的衣著打扮、娛樂產業,甚至日常溝通模式(如 meme 和 emoji)。有學者認為,可愛文化是當今電子文化和消費文化主導的美學。然而,相關現象長久以來都被學府忽視,直到近年才有學者推動「可愛研究」(cute studies),希望以更有系統地拆解可愛現象。

可愛是怎樣煉成的 ——「嬰兒圖式」理論

面對頭大大,臉圓圓的小動物,人類總是無力招架,瞬間變成「貓奴」「狗奴」。究竟人們為何難以抵禦可愛的東西?或者更根本,這種可愛的感覺是怎樣煉成的?學界其實也有不少討論。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動物行為學家洛倫茲早在 1943 年便提出「嬰兒圖式」(baby schema)理論,解構可愛背後的機制。

【*CUPodcast】邪惡的科學之一:可愛得想吃掉他?

小動物的大眼睛、大頭、臉蛋、短手短腳⋯⋯這些被視為可愛的生理特徵,喚起我們照顧他們的本能與衝動。然而,當我們浸淫在他們的可愛時,常有人說想捏揉他們、把他們一口吃掉。這些人是天生的虐待狂嗎?

不用過慮,看見可愛生物時有這樣的想法份屬正常,研究人員將這種現象命名為「可愛侵略性」。

蛋黃哥爆紅背後

可愛有很多種,有治癒萌、醜萌、噁心萌,不一而足,近年爆紅的蛋黃哥(ぐでたま)卻遠不止於此。「蛋黃哥最與眾不同的是它的負面情緒,它的懶慵非關放鬆享受,它用消極頹廢迴避它難以忍受的世界;用自己的裸體,質疑生命的意義。」日本設計師懸田阿也這樣解讀蛋黃哥的人格魅力,更進一步而言,蛋黃哥的流行代表了某種勢不可擋的文化現象。

為何有動物又醜又可愛?

日本人酷愛大王具足蟲,真心覺得「很萌」,為牠製作大量周邊商品(例如攬枕),但台灣人只覺「有病」。弔詭的是,日本人也覺得這種深海節肢動物相當噁心,卻又不自禁被吸引,他們將矛盾心理稱之為「キモ可愛い」(キモい即噁心,「気持ち悪い」的撮寫)。看到醜樣動物心生憐愛,究竟是出於甚麼邏輯?

「可愛」文化:日本卡哇伊的治癒力

無論是 Hello Kitty、Pokémon、小丸子,還是熊本縣吉祥物熊本熊,日本出產的卡通人物一直風靡全球,觸動萬千少女,吸引人們消費在這些可愛公仔身上。究竟這些可愛的卡通人物如何煉成?我們又為何對他們無法 Say No?原來,可愛不僅是一種心理感覺,更有生理根據,並涉指當時的社會文化,是綜合多方面所構成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