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re

|共432篇|

藝術家們的迷信:收藏指甲、戴帽抗腦閉塞、劃火柴靜思

靈感與創意說得玄乎,以此維生的藝術家們要如何保證一直思如泉湧?美國插畫家 Ellen Weinstein 個人則熱衷利用迷信儀式保持創意,她的新書 Recipes for Good Luck: The Superstitions, Rituals, and Practices of Extraordinary People 就披露 65 位著名藝術家、設計師、音樂家、科學家等的迷信習慣。以下是其中 5 名藝術家的私房習慣。

高舉理想,難撐多久:日本 10 間一人出版社

與不景氣的出版業相映成趣,近年「一人出版社」在日本異軍突起,遍地開花。西山雅子新書「一個人大丈夫:微型出版的工作之道」與 10 個經營微型出版社的職人詳談。從大企業的小齒輪到獨自求生的小商販,脫去組織的保護和制肘,做書人在每個「有勇無謀」地建築出來的小格局中,探索工作的意義與理想模式,以及保持作者與作品豐富的個性與魅力的方法。

真作假時假亦真 —— 立於維度之間的 3D KOL

老實說,KOL 還有虛擬不虛擬之分嗎?答案是還真有。她們是 Instagram KOL 中新興的一群,和其他人一樣會分享九頭身零毛孔的加工美照、化妝或美甲潮流心得、打卡美術館或海灘,間中為社會議題發聲,獲品牌邀約合作,名利雙收…… 與眾不同的是,她們在相片中展現的自己,不論是美麗的臉孔、零瑕疵肌膚還是修長的身材,皆是電腦軟件生成 —— 她們是虛擬 KOL。

影相如何改變記憶和情緒?

我們都知道科技便利容易使大腦,包括記憶,產生惰性。資訊泛濫使人善忘,濫用導航軟件令人倒退成路痴。最近一個研究邀請近 400 人參與實驗,發現旅遊影相,分散注意力,使人抽離當下,最終削弱回憶。不單拍照影響記憶,另有實驗指,太常分享相片,更會改變當事人的記憶視點,剝離親身感受。

為何龍魚整容會成為時尚?

凸顯個人身家地位的方式有很多種,養貴價龍魚(香港又稱龍吐珠)是其中一種。深受權貴歡迎的亞洲龍魚,身價尊貴,人稱觀賞魚中的王族。若問身價為何,價碼大概可分兩種:買一條龍魚,可能花你幾千到百萬港元,另外「維修保養」每次又需要 500 至 700 港元不等 —— 說的是牠們的整容花費。是的,龍魚整容有價有市,應運而生的還有一眾龍魚界整容名醫。

當複製品已成原創,山寨就是藝術?

山寨氾濫程度在全球首屈一指的中國告訴你,假貨不單比真貨還好賣,而且「比真貨還要好」。聽似歪理,其實歷史中已有跡可尋,柏林藝術大學的哲學和文化研究教授韓炳哲最近的書作 Shanzhai: Deconstruction in Chinese 就別開生面,解構「臨摹參考」等複製過程如何不斷改造進化藝術。

天價藝術品已過時?趕快投身設計市場吧!

近年頻頻有藝術品以天價成交,有分析歸因拍賣策略有助促銷,也有指是中國熱錢流入所致。看穿此道的買家投入設計品懷抱,帶挈設計品收購市場蓬勃發展,去年的平均銷售價格比往年升 35%,其規模雖然未及今天熾熱得令人費解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但有行家直言這正好是投資設計品的優點:「它比起藝術品市場,更純粹,更直觀而且感性。」

日本養老異象:「監獄是我的綠洲」

牢獄生活已然成為日本養老的一環。日本政府統計數據顯示,監獄囚犯中的老人百分比年年創新高,目前幾乎每 5 個女囚就有 1 個是年屆 65 歲以上的長者。愈來愈多獨居無緣的貧窮老人們因高買被定罪收監,而且即使刑滿出獄亦不惜再犯,寧當階下囚,不做自由人,不圖別的,只為安老。

Fernweh:旅行,因為思鄉

香港人對旅行都有種莫名的心癮,德國人則對此欲罷不能的心情專有一詞 「漫遊癖」(Wanderlust) 形容,不過,鮮為人知的是他們還有一詞「思念遠方」(Fernweh)說明渴望浪跡他方的愁緒。美國作家 Judith Thurman 曾有言:「每個追夢者都知道,你完全有可能對一個從未踏足的地方產生鄉愁,甚於熟悉的家鄉。」正好描述德國人這種 Fernweh。

太空旅行造成基因變異?非也

日前大量新聞頭條引用 NASA 新發表研究,煞有介事指太空旅行「導致太空人基因改變 7%,即使重返地球後都未有回復正常。」消息駭人聽聞,不過太空旅行真的會造成基因變異嗎?一切純屬誤會。事實上,真正變的不是基因編碼,而只是基因「表現」(gene expression)。

電子煙:既可戒煙,又可成癮?

近來電子煙大行其道,更被吹捧成煙草的健康代替品,甚至是戒煙好幫手,以一試無妨的心理接觸電子煙的新客為數不少,連帶產業身價水漲船高,已達 114 億美元。不過,達特茅斯學院的諾里斯癌症中心早前發表的研究數據就指出,比起幫助用家脫離煙癮,電子煙反而令更多人抽煙成癮。

此斯不同彼斯:Slovenia 和 Slovakia 你分得清嗎?

日前斯洛文尼亞(Slovenia)與斯洛伐克(Slovakia)兩國總理在 1 小時內先後宣佈辭職,但比起總理辭職,兩國名字的相似程度更能打亂記者陣腳 —— 據行內人士透露,Slovenia 和 Slovakia 不分甚至令芬蘭新聞社需要後來修正報道。但不怪記者粗疏,這兩個歷史和文化迴異的小國,多年來確是因為名字異常相像,無端多了不少轇轕。

辦公室復古運動:讓你更健康快樂?

從摒棄加工、高纖高醣食品的原始人飲食法(Paleo Diet)開始,到赤腳跑步、回歸踎廁、睡硬板床等「復古」風潮,都顯示人們意識到生活的「進化」不代表最好,開始擁抱原始生活習慣。近年,這股復古風吹入職場,以期治癒長工時、高壓、開放式辦公室、久坐不動帶來的職業病。

小學數學題,你識計嗎?

小學數學情景題:「假設你要買 4 盒茶包,一包 $4.6 的洋甘菊、$4.15 的綠茶、$3.35 的黑茶、$1.8 的檸檬茶,你付 $20 紙幣結賬,應收回幾錢找續?」看到此處,有多少人已放棄用腦索性投靠計數機去?事實上,日前有跨 32 國分析研究顯示,竟有近 4 成人計不出此題,有學者直指,基本運算能力不濟,反映現代成人正面臨「理財知識危機」。

瑞士鐘錶勢成夕陽工業?

曾幾何時,一隻體面的名錶,是打工仔初出茅廬、結婚等人生重要時刻,首選以誌紀念的厚禮;不過今天這種慶祝方式,就不會出現在年輕人的選擇之列。68 歲的 LVMH 集團瑞士鐘錶部門總裁 Jean-Claude Biver,見證新一代與鐘錶業漸行漸遠:「現今時間無處不在,憑甚麼要這些孩子花錢買錶看時間?」

新「粉雄救兵」跳出中伏魔咒

長久的觀影經驗教會我們,續集無非是消費口碑的中伏系列,不過最近 Netflix 重啟的真人騷「粉雄救兵(Queer Eye)」似乎就跳出魔咒。儘管新一季徹底更換主持陣容,但同志改造直男梗依舊。開播而來好評如潮,更在「爛蕃茄」獲得 100% 新鮮度,大有超越前作之勢。不過新一季究竟贏在哪裡?不為別的,只為時機正好,甚至說是一場下給生活閉鬱的男士們的及時雨也不為過。

「少年來了」: 光州事件不只逆權司機

去年上映的電影「逆權司機」恍如平地一聲雷,引起外國人對近 40 年前光州事件的關注,層層剝開光州十日之殤中,血淋淋的真相 —— 當年前仆後繼湧向槍炮口的血肉之軀;的士車隊駛進錦南路橫亙於軍民對峙戰線之間的英姿;深入虎穴的德國記者和其鏡頭下的真相。關於光州事件,一切都顯得那麼壯烈,然而鎂光燈沒有照到的,還有在運動中懵懂死去與半死不活、卑微的小人物。出身光州的作家韓江,整合史料與倖存者訪談,寫出小說「少年來了」,代替那些迎向軍隊同時被國家背棄的少年們,展示國旗包覆下、被深深割開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