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是怎樣煉成的 ——「嬰兒圖式」理論

A+A-
圖片來源:Vershinin89/Shutterstock

面對頭大大、臉圓圓的小動物,人類總是無力招架,瞬間變成「貓奴」、「狗奴」。究竟人們為何難以抵禦可愛的東西?或者更根本,這種可愛的感覺是怎樣煉成的?學界其實也有不少討論。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動物行為學家洛倫茲(Konrad Lorenz)早在 1943 年便提出「嬰兒圖式」(baby schema)理論,解構可愛背後的機制。

「嬰兒圖式」泛指一些在人類嬰兒和動物幼體經常發現的形態特徵,例如大頭圓臉、高而突出的額頭、大而且接近中央的眼睛,以及小鼻子和嘴巴等等。傳統動物行為學認為,上述的外貌特徵組合,會產生令人愉快的荷爾蒙,從而誘發、釋放人類希望照顧嬰兒的欲望。近年,神經影像學的一些實證研究證實「嬰兒圖式」確實能觸發大腦反應,驅使人類的護理行為(nurturing behavior),而且反應時間只需要大約 140 毫秒

我們時常以可愛來形容符合「嬰兒圖式」特徵的人、動物,甚至死物。學術界其中一組研究問題正圍繞「可愛反應」(cute response),研究「嬰兒圖式」可以發揮甚麼作用,並發現這些形態特徵能增加對嬰兒的關注和照顧意願、減少對嬰兒的攻擊行為。有學者以圖片做實驗,具有幼稚特徵的面孔通常被優先選擇,而且這種「可愛反應」會從人類嬰兒延伸到真實的小動物卡通動物(例如米奇老鼠),以及動物玩具(例如泰迪熊)。

近年,有研究人員考究我們面對人類嬰兒和可愛動物時,是否存在共同的大腦機制。有研究顯示寵物與主人之間的情感聯繫,跟人類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存在不少相似之處。其中有趣的一項是交談模式,人向動物說話時,會模仿所謂的「媽媽語」(motherese)或「幼兒語」(baby talk),例如會強調元音、用誇張語調等等。反過來,寵物似乎也將主人視為安全基地

另一組研究問題,是關於人們從甚麼發展階段會開始產生「可愛反應」。專家發現似乎 3 至 6 歲的兒童,已經出現對於動物的可愛感知,以及對「嬰兒圖式」特徵的偏好,例如兒童會對類似動物的玩具出現假性護理行為(pseudo-nurturing behavior),像大人對待嬰兒般照顧動物玩具。至於兒童們對於「嬰兒圖式」的反應程度,似乎會受到所觀察的物種、性別和對動物的熟悉程度(例如自身寵物)所影響,從而調節偏好。

當然,未來仍然要有更多研究,讓科學家解開可愛之謎;科學界有必要發展出更精準的方法,評估人類大腦對「嬰兒圖式」的反應。現時的圖片實驗研究未必能完全控制除了面部特徵以外的其他因素,例如顏色、姿勢和表情;而傳統的自報測量(例如評分、問卷調查),參與者可能只會報告社會所期望的「適當」答案。另一方面,有文化學者嘗試把「嬰兒圖式」的討論帶出實驗室,走入流行文化層面,探討何謂可愛,可愛又如何影響文化現象。

書展推介

今年香港書展,*CUP 媒體決定加點奇想,由毛孩帶路,到香港各處遊玩,尋找香港的僅餘或正在消失的味道。我們希望在 7 月 19 日至 25 日的會展中,讓你見到我們的小小心思,以及大大的動物。

巨大化動物
以可愛動物為主,置身於香港各區地標,定必令人重新閱讀香港。

味緣香港
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呂嘉俊,追回從前香港叉燒、打冷魷魚等美食的前世,找出食物來到香港的變遷,從味道寫出香港情。

紙上繁花
非一般的遊記,一場場深度文化之行
與故宮專家同遊中國內陸、日本京都、美國加州、紐約
  • 日期:7 月 19 至 25 日(星期三至星期二)
  • 地點:灣仔會展 1A-E12 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