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研究」崛起:以可愛作為溝通模式的可能

A+A-
圖片來源:Alina Lebed/Shutterstock

可愛文化是一種全球現象,影響我們的衣著打扮、娛樂產業,甚至日常溝通模式(如 meme 和 emoji)。有學者認為,可愛文化是當今電子文化消費文化主導的美學。然而,相關現象長久以來都被學府忽視,直到近年才有學者推動「可愛研究」(cute studies),希望以更有系統地拆解可愛現象。

可愛研究其中一個主要爭論是,究竟我們對可愛東西的反應,是先天還是後天養成?1872 年達爾文已經提出,人類兒童必須具備某種生物特質,驅使成年人照顧他們。這個假設經過洛倫茲(Konrad Lorenz)提出「嬰兒圖式」(baby schema)一說,進一步確立成為理論,闡述了嬰兒和小動物一些形態特徵,如大眼睛、大頭圓臉、小鼻子和小嘴巴等等,如何令人有想照顧的衝動。數十年來,「嬰兒圖式」理論已從連串行為科學研究得到驗證。

近年研究更超越了洛倫茲的「培育關懷」假設,有學者通過問卷調查,指出人類除了展現關顧欲望,也會希望接觸可愛的東西。因此,可愛也是一種觸發親和行為的刺激因素。當可愛不單單誘發培育衝動,也會促進社交參與,便開啟了更多進行可愛研究的可能 —— 可愛物體不僅是被動地等待接受關懷,也是雙向的合作和溝通。當這種親近欲望被利用於藝術和商業領域,可愛也變成了一種美學類別。

一旦走進美學領域,可愛便不僅是一種本能的情感,也可以被理解成為一種表達親近感的表演行為。「表演者」試圖引發可愛情感(cute affect),而受眾亦受其打動。這種表演行為,可被視之為一種社交邀請,可以是陪伴、合作、行動,又或者是溝通對話。為此,觀賞者和被觀賞者的權力關係被打破,可愛作為一種現象,不單單代表一種被照顧、被接近的「被動童稚化」(passive infantilism),也可以是一種積極的行動,跟大眾說「過來接近我吧」。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與可愛物體的關係,背後有生物因素(如「嬰兒圖式」理論)之餘,當然也要放諸於文化脈絡。可愛誘發的情感反應,不僅是洛倫茲所說的本能,還涉及到認知(cognition)。簡單來說,大部分人或許都能感受可愛情感,但並不是每個人在同一時刻或同一情境下感受到。一個人可能覺得某物很可愛,而同樣的物體卻讓另一個人無動於衷。把可愛反應單純理解為一種本能,會令人著重現象背後的相似性,而認知角度則提醒我們當中的差異性。

可愛作為一種審美範疇,許多時會與其他特質結合,觀賞者與可愛物體之間的關係,涉及到一種基本的權力差異,這並未與社會上各種權力結構分離。我們個人的認知反應落差,受到種族、族裔、性別、階級和性取向等其他差異影響。因此,僅僅從相似性的角度研究可愛情感並不足夠,近年的「可愛研究」專家便從跨學科、跨研究方法的方式拆解可愛現象。

書展推介

今年香港書展,*CUP 媒體決定加點奇想,由毛孩帶路,到香港各處遊玩,尋找香港的僅餘或正在消失的味道。我們希望在 7 月 19 日至 25 日的會展中,讓你見到我們的小小心思,以及大大的動物。

巨大化動物
以可愛動物為主,置身於香港各區地標,定必令人重新閱讀香港。

味緣香港
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呂嘉俊,追回從前香港叉燒、打冷魷魚等美食的前世,找出食物來到香港的變遷,從味道寫出香港情。

紙上繁花
非一般的遊記,一場場深度文化之行
與故宮專家同遊中國內陸、日本京都、美國加州、紐約
  • 日期:7 月 19 至 25 日(星期三至星期二)
  • 地點:灣仔會展 1A-E12 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