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歷史愈來愈受關注,有很多關心地方歷史的民間組織和檔案計劃誕生,有以香港史為主題的書店,當然也有大量相關書籍面世,由科普書到研究面向,滿足不同程度的讀者。香港史研究亦早已走進世界,例如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在 2022 年設立了香港史研究中心。1994 年,歷史學家冼玉儀曾經撰文回顧香港史發展,認識早期為香港歷史著書立言的人。
學術
|共47篇|
mRNA 研究獲諾貝爾醫學獎,重申基礎科學研究價值
今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由美籍匈牙利裔科學家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和醫學家韋斯曼(Drew Weissman)同時奪得,以表彰他們在 mRNA 的創新研究。有科學家提醒,兩位得獎者都是從事基礎科學研究(Basic Research),mRNA 研究成果起初沒有實用價值,最終卻為 Pfizer-BioNTech 和 Moderna 的 COVID-19 疫苗開發奠定基礎。今次得獎重申基礎科學研究,對人類科技創新突破相當關鍵。
Hong Kong Infosphere:海外大學的倫理審批制度,和香港研究的小困境
至於為甚麼這篇文章標題會說「香港研究的小困境」?這是因為我和多位朋友,都曾在申請倫理審批時遇過一些困難,主要是「敏感題目」、「對參與者和研究人員造成真實風險」的定義十分模糊,有些外國學者對香港的風險判斷會相對保守一點。
Hong Kong Infosphere:紀錄片作為研究方法
在眾多影片類型當中,紀錄片一向是比較冷門的選擇,但過去十幾年裡,世界各地觀眾對於這創作類型的興趣持續提高,就連 Netflix、Hulu、Disney+ 等大型串流媒體平台也逐漸增加紀錄片選擇。近年紀錄片亦慢慢打進學術界,成為可承認的研究方法之一。愈來愈多學者開始將紀錄片製作應用於他們的研究,以生產和傳播知識(Fitzgerald & Lowe, 2020)。
「可愛研究」崛起:以可愛作為溝通模式的可能
可愛文化是一種全球現象,影響我們的衣著打扮、娛樂產業,甚至日常溝通模式(如 meme 和 emoji)。有學者認為,可愛文化是當今電子文化和消費文化主導的美學。然而,相關現象長久以來都被學府忽視,直到近年才有學者推動「可愛研究」(cute studies),希望以更有系統地拆解可愛現象。
Hong Kong Infosphere:當小眾遇上小眾 學術和獨立出版的距離
談及香港的獨立出版,大家隨即會想到近年的蜂鳥、紅出版,或者是一些文化機構 —— 水煮魚文化或是香港文學館,甚至是已經一書難求的素葉出版社。獨立出版社的自由度高,可以出版的面向也相當廣闊,今天想談談獨立出版社那些較為學術的書籍。
【亞洲首次】新加坡國立大學躋身 QS 排名頭十
今年的「QS 年度大學排行榜」首次出現亞洲大學的名字。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列全球第 8 名,比去年上升 3 位,排名壓過一些港人熟悉的世界級名校,例如英國的倫敦大學學院、美國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等等。
「國王的伸冤」:現實與電影都是羅生門?
在莎士比亞劇作中,英王理查三世(Richard III)向來被寫成謀朝篡位的暴君,但最新上畫的電影「國王的伸冤」(The Lost King)卻為此平反。故事以真人真事改編,講述沒有學術訓練的婦人,如何堅信理查三世被冤枉,無師自通下發掘出理查三世的遺骨,過程中受盡白眼。究竟現實中這趟考掘過程,是否同樣戲劇化?
【新詞】共享權威:口述及影像歷史的倫理學入門
過去數十年,隨著後現代理論崛起,學界和文化業界都意識到,在知識生產過程,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間權力關係並不平等。於是,有學者致力研究口述及影像歷史的倫理原則,以求保障雙方,也能更好表達被研究者的聲音。其中一項經典原則是由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歷史學教授 Michael Frisch 提出的「共享權威」(shared authority)。
超級概念:進行跨學科思考的工具
近年,跨學科思考(interdisciplinarity)受到學界和業界所推崇。誠然,人類社會很多重大議題,例如貧窮、公共衛生、能源危機,都並非單一學科的知識能夠解決。可是,要做到跨學科思維,其實知易行難,因為每一個學科都有各自一套研究方法、理論基礎,以至基本用語。前列斯大學校長威爾遜(Alan Wilson)就提出「超級概念」(Superconcept)一詞,作為大家的思考工具。
Moyashi:知識何價
Z-library 被美國封鎖了網域,包括筆者在內,全球網絡一時間充滿了哀號。這個接近「世界圖書館」的網站儲存了數量極多的電子書,由於法律上的確是盜版書籍,所以在網民間一直口耳相傳。
科學狗:鮮為人知的緬甸琥珀研究黑秘密
埋藏在琥珀中的動植物化石,記錄了恐龍時代無數不為人知的故事,其中一個琥珀盛產地正是亞洲的緬甸。
反思自然與人文的邊界:法國哲學大師拉圖爾逝世
當代其中一位最重要的哲學家、人類學家拉圖爾(Bruno Latour)於 10 月 9 日逝世,享年 75 歲。他被認為是科學與技術研究的先驅,時常以跨學科的視角,顛覆人們對自然與人文邊界的想像,令學界以更批判的視野,介入氣候變化、生態災難的討論。
壟斷健康的定義權:醫學霸權
這場長達接近三年的「抗疫」戰,令不少人明白醫學其實可以存在不同觀點,同一種病毒,有歐美頂尖學府的專家會支持與之共存,又有香港學者認為共存即是共赴黃泉。但醫學問題不單是科學,也是政治的問題,醫學專家的判斷足以影響數以百萬人的生活。其實早在疫情爆發前,就有學者呼籲大家關注醫學霸權的問題。
在科學至上的時代:神秘生物學還有甚麼意義?
人魚、尼斯湖水怪、大腳怪、神農架野人…… 相信不少讀者都曾經為各樣神秘生物傳說感到著迷。21 世紀科學發展空前進步,很多人會覺得這些傳說只是無稽之談,可是依然有人視之為終生志業。神秘學家、作家 Richard Freeman 就在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分享神秘生物學(cryptozoology)的現代意義。
廖康宇:學習歷史,亦要認識「歷史不止一種寫法」
就如書中所寫,從邊緣看歷史,往往與站在中心看到的風景大相逕庭。
要得諾貝爾獎,先要離日赴美?
90 歲日裔學者真鍋淑郎榮獲今屆諾貝爾物理學獎,令日本在「獎排榜」繼續領先其他亞洲國家。新首相岸田文雄隨即發表賀詞,各大媒體亦爭相報道「日本人得獎」。但不少日人批評這全屬叨光,因為真鍋早就赴美留學及定居,甚至入籍美國。更有評論質疑,日本並非做研究的好地方,科學家若要有所成就,不出走不行。關於這一點,真鍋又是否認同?
26 年來,「刺針」如何漸漸失去公信?
1823 年創刊的期刊「刺針」(Lancet),在醫學學術界享有權威地位,人們自然期望當中刊載的論文專業、可信。去年著書探討科學研究領域造假現象的蘇格蘭心理學家 Stuart Ritchie,最近就在雜誌「旁觀者」(The Spectator)撰文質疑「刺針」失信。
現代統計學的優生學根源
現代社會講求科學實證,在各個專業範疇,例如公共衛生、政策制訂,以至一般市場營銷,都需要大量統計學知識。然而,如何演繹統計數據可以是一個政治問題,美國應用數學家 Aubrey Clayton 就撰文回顧現代統計學的優生學根源。
【記者真空】愈來愈難說的中國故事
面對西方媒體無端指責,「你了解中國嗎?你去過中國嗎?」,驟聽似是有力反駁。當然,今天也有不少外國媒體進駐中國採訪,這些記者又是否了解中國?曾在「金融時報」、「大西洋」雜誌等媒體評論中國時事的 James Thorpe 表示,近十年來,身在中國的外國記者,獲取信息的渠道和偵查新聞的空間愈趨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