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隔離

|共7篇|

南非暴政時期:非洲民族議會的解放檔案

很多專制政權會透過資訊審查鎮壓民主運動。有時候,政府會以法律或者行政手段,直接把資訊刪走。也有時候是員工為求人身安全、三餐溫飽,進行自我審查。不過在亂世之中,總會有人憑良心和勇氣守護記憶,南非大學學者 Mpho Ngoepe 和普馬蘭加大學學者 ‪Sidney Netshakhuma 就在檔案學期刊 Archival Science 發表研究,講述非洲民族議會的「解放檔案」(Liberation Archives)。

當殖民者結黨:南非國民黨與種族隔離政策

15 世紀末起,歐洲的殖民者入侵世界各地,並在新發現的土地定居。這種定居殖民主義為殖民地留下很多複雜的政治問題。其中南非在 1934 年獨立後,一直陷入長期的種族衝突之中,二戰後更實施長達近 50 年的種族隔離政策。這段不光彩的種族隔離史,其中一個起點就是南非白人成立國民黨推動阿非利卡民族主義(Afrikaner nationalism)。

南非種族隔離時代:抵制行動打破「白色經濟圈」

自 1948 年「種族隔離法」生效,南非黑人遭受的制度歧視壓迫不斷。1983 年白人政府「讓步」,籌組三院制議會,被同年成立的南非民主統一戰線(UDF)批評是白人政府分而治之的扭曲讓步。1985 年,UDF 協調以杯葛方式,抵制白人以及跟種族隔離政權合作的黑人所擁有的商店,要求讓南非黑人享有完全公民權。

恐怖分子曼德拉

香港示威浪潮歷經四月不息,反而愈演愈烈,天主教香港教區宗座署理湯漢樞機近日表示,以暴易暴無法解決問題,只會滋長仇恨,並以甘地和曼德拉為例,認為兩人堅持以和平方式反抗暴政,因而稱譽世界。仇恨固然不應鼓吹,然而湯漢所舉例子值得商榷。例如曼德拉,則不單主張以暴易暴,更曾成立武裝組織「民族之矛」,以破壞公物向政權施壓,長年被英美政府視為恐怖分子。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20 世紀南非(下)

「曼德拉 A 到 Z :馬迪巴的多面人生」一書作者謝克特,將南非的民主運動成果歸功於 4 個策略奏效:煽動城鎮動亂、尋求國際社會對南非採取經濟制裁及外交孤立、反種族隔離運動全球化,以及發動武裝抗爭。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20 世紀南非(中)

回顧 20 世紀的南非解放運動,起初和理非與勇武分流,一邊廂有以非洲民族議會為代表的中產甘地式示威,另一邊廂則是諸如倫比德的排外非洲民族主義者,而黑人、印度人及白人示威者之間又存在種族隔閡,阻礙各政治組織團結一致。後來經歷血腥鎮壓洗禮,抗爭一方汲取教訓,一次又一次聯合發動大型不合作運動。政權以政治迫害及濫權警暴回應,將抗爭運動逼向地下,同時著力爭取外國勢力支援。當反種族隔離運動全球開花之時,亦是南非國民黨沒落之日。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20 世紀南非(上)

由殖民時代起,「南非」的歷史就是一部抗爭史。由 17 世紀荷蘭殖民者圈地開始,到英國建立世上第一座集中營,再到南非白人政權的種族隔離政策,甚或延續至今的種族貧富差距,逐步見證抗爭者的身影由邊緣邁向舞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