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

|共32篇|

黃子華「魚蛋論」的哲學根據

2003 年,黃子華在棟篤笑「冇炭用」中,以吃街邊魚蛋為設例,嘲諷香港人「我沒有,別人都不能有」的負面心態,後來香港網民都稱之為「魚蛋論」,並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甚至是政治層面。其實「魚蛋論」可以發展成複雜的哲學觀點,已故的英國傳奇哲學家帕菲特就在經典文章「平等還是優次」(Equality or Priority?)提出「拉平反駁」(levelling down objection)。

美國年輕富人,正推動變革投資

35 歲的 Andrea Pien 是美國的百萬富翁之一。她不打算生孩子,沒有為下一代累積財富的需要,在理財規劃上另有明確目標 —— 將財富投資於促進人類福祉和經濟公平的企業,而非一味追求利潤,希望藉此將金融權力重新分配到工人階級,改變現時由少數有錢人控制大部分資本的經濟體系。金融業界稱之為「反資本主義」或「變革性」投資。

唐明:富民與強國不可兼得?

所以,在中國社會,「富不過三代」是注定的。但凡財富都是依附權力所得,沒有法律的保障,更談不上尊重,在廣大無產階級眼裡,當然都是「不義之財」,和王位一樣,隨時「彼可取而代之」。否則,財產可以傳承累積,下一代不必由零開始,也就不必代代淪為韭菜。

加州科學創業計劃:協助女性初創科學家走出困境

近年,STEM 教育成為全球各地的熱門關鍵詞,愈來愈多人才希望投身技術科研的行業。可是,要推動科學發展,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有志於走初創之路的科學家們,又要應付種種困難,當中女性創業家更有可能要面對機會不平等。美國就有知名學府推出特別的科學創業計劃,幫助女性科學家踏上企業家之路。

清末大儒的種族觀:康有為大同書

近來當歐美國家就新疆問題發聲,中國外交部和一些華文媒體會翻出歐美國家在殖民主義時期,屠殺印第安人和奴役黑人的悲慘歷史。多年來,西方國家都有人呼籲反思過去的暴行,例如加拿大就設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歐美的殖民主義之高峰期,中國正值明清朝代,到清末更屢屢被列強入侵。究竟當時國人如何看待有色人種?清代大儒康有為「大同書」就帶有優生學色彩。

穆罕默德是社會平權改革家?(下)

有宗教研究學者主張,穆罕默德是推動平權的改革家,曾賦予阿拉伯女性空前權利。此觀點之所以受爭議,莫過於穆罕默德允許一夫多妻,他先後有 11 位妻子,而最叫人難以接受,相信是其妻阿伊夏(Aisha)出嫁時只得 9 歲,某些極端穆斯林就是以此為侵犯人權罪行辯護。偏偏阿伊夏長大後擔當政治軍事領袖,又是伊斯蘭宗教權威,在同代女性中無出其右,為穆斯林女性主義者眼中的先行者,以致阿伊夏集所有爭議於一身。

穆罕默德是社會平權改革家?(上)

塔利班剝奪女性工作、教育和行動自由,背後總是奉伊斯蘭教之名。宗教研究學者阿斯蘭(Reza Aslan)在著作「伊斯蘭大歷史:穆斯林的信仰故事與改革之書」卻指出,伊斯蘭教不總是剝削人權,穆罕默德在世時便推動過平權改革,把男女價值等同、允許女性擁有財產、賦予女性財產繼承權,甚至讓女性擔當政治及軍事領袖,徹底顛覆 7 世紀的阿拉伯秩序,甚至比 21 世紀的塔利班更開明。只是改革成果都被後來的保守伊斯蘭教士抹殺,繼而編成保守壓抑的伊斯蘭教法。

羞辱的政治:踐踏與維護尊嚴的抗爭史

「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奈何現實中,多數人既不自由,權利也不平等,暴政更每每踐踏人的尊嚴,以瓦解反抗意志。研究人類羞辱史的德國學者 Ute Frevert 就分析,現代公民意識的誕生,如何促使人民捍衛個人的榮譽和尊嚴,以反抗當權者或其他階級羞辱。

打破同工不同酬,由公開薪酬開始?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世上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但勞工剝削問題嚴重。例如在 2019 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香港因缺乏權益保障,在「勞工市場」一欄僅列全球 116 位,比新加坡低近 100 位。打工仔除了壓力大、工時超長、缺乏退休保障,還可能面對同工不同酬的問題。近年學界愈來愈多有關同工不同酬的研究,今年美國一份新報告就指,公開薪酬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方俊傑:不死軍團 —— 自然而然的平權

平權不需要拍一齣「爆炸性醜聞」出來煞有介事。像「不死軍團」,飾演不死人中最早出生的一個,於是做了領袖、做了主角,是很順理成章,也不用刻意強調為何是女人不是男人,為何是同性戀不是異性戀,為何新加入成員是個黑人不是白人。當所有設定,也不用刻意計算來達成大眾對公平的期望,才是真正的平權。

唐明:BLM 是怎樣的一潭政治渾水?

公民權受到保障,民意的冤屈和不平,都可以訴諸正當途徑,譬如示威,譬如司法,譬如選舉和政治改革,幾百年下來,民意已有充分的代表,政府權力有非常充分的監督,香港有嗎?香港有六成人給林鄭評 0 分,但她也不會下台,這樣的事情,會在英國、美國發生嗎?

【似曾相識】一代年輕人前途,換一個平等社會

去年 10 月,智利地鐵加價約 4 %,一群高中學生因而發起「跳閘」運動表達不滿,不少民眾隨即群起響應,大規模示威浪潮由此爆發,國家陷入僵局。眾多未成年學生加入抗議行列,即使明知有入獄風險,仍決定上街遊行,只為爭取完整的民主制度和社會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