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

|共8篇|

【*CUPodcast】童話世界裡,生人勿近的黑森林

「黑森林」於現代人而言,可能只是指蛋糕的口味;對於中世紀人而言,卻是詭秘的宇宙。歐洲流傳的童話故事裡,不少關於走進森林荒野後遇上壞事的情節。這些情節可能是出於要警告兒童,不見天日的黑森林充滿未知與危險,同時反映了中世紀的人獨特的宇宙觀。

「木偶奇遇記」真正寓意:要避免淪為政治操弄的人偶

「木偶奇遇記」是全球知名的童話,但原來我們認識的故事版本,早經過迪士尼簡化改編,原版不但黑暗殘酷,更處處是政治隱喻。有評論分析,作品的終極關懷在於個人解放 —— 除非人努力向學,否則只會是政治家玩弄的扯線人偶。

方俊傑:格雷的五十道色戒 3 —— 人生真係童話過童話

未知底蘊,跑去看第一集,中伏情有可原。換了導演,希望第二集會有改善,結果又自殺一次,也算有個理由。第三集了,還要去送死?除了有病,已經再沒有解釋。對,我認我是病態,開了個頭不看到結尾便不心息。當年「吸血新世紀」,我都可以由第一齣追到第五齣,無理由頂唔順區區「格雷的五十道色戒」。

吹夢巨人 Roald Dahl 的童話世界

「The BFG」(港譯「吹夢巨人」)在香港上映,說故事的高手 Roald Dahl 的熱潮又將再次掀起。Roald Dahl 是英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其取材於日常,又不啻於平平無奇;把孩童的幻想玩得出神入化,卻又能令成年人沉迷,美好中總是帶點獵奇。他的故事多次被翻拍成電影,1971 年的 Wily Wonka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2005 年的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朱古力獎門人)、2009 年的 Fantastic Mr. Fox (狐狸先生無得頂)都是廣受讚譽的作品。然而除了它們以外,還有哪些絕對值得一看的著作?

Live Norish:芬蘭作家 Tove Jansson 與她的姆明世界(一)

曾經看過 Jansson 的 「姆明童話」,後來讀了 Jansson 在姆明以外的寫作,再看姆明故事,感覺好不一樣。不一樣在於重讀時才領略到作者在姆明小說背後的哲學層次,察覺到其人生態度和政治觀點。姆明家族接受多樣文化和差異性,故事中的警務督察(Hemulen)和劫犯壞蛋(如 Hobglobin和Stingy)同是姆明家的朋友。
姆明故事探索的又包括物質與精神觀念、男女在家庭和社會的角色、同屬不等於遵從等等,同時不逃避令人傷感的現實議題,如猶豫、悲傷、死亡、恐懼和寂寞,尤是後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