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

|共46篇|

Moyashi:論作品改編幅度,小魚仙根本不入流

迪士尼電影「小魚仙」上映一個星期,票房成績還言之尚早,但黑人歌手兼女星 Halle Bailey 主演所引發的爭議,比電影故事本身更惹人注目。一方樂見電影選角顯示出種族多元平等,另一方則反對找黑人出演原著中的白人角色。反方的論點中,雖然有赤裸裸的黑人歧視,但更多的理由是批評不符合原著,因為安徒生童話中的美人魚是白人 —— 或者說白色肌膚,因為根本不是「人」。

「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版」:聲演也要政治正確

改編自任天堂經典遊戲的「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版」於上週正式上映,首週全球票房成功突破 3.7 億美元,遠超其 1 億美元預算。電影雖然大賣,但也有種族爭議,舊版「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男主角李古查摩(John Leguizamo)就呼籲杯葛新版電影,理由是演員陣容缺乏多樣性,兩名男主角改由白人男子聲演。

紀浩基:「接駁靈聲」的真正暗黑主題

許多人都以為 Joe Hill 只是個剛冒起的新晉小說作家,出版各種短篇奇幻恐怖故事,但大家可能並不知道這只是其筆名,他真正的身份可說是「血統純正」,因為他是恐怖小說大師史提芬京兒子 Joseph Hillstrom King,只是怕被父親之名造成的壓力,才將名字中的 King 拿走。但要是有實力,玫瑰變成甚麼名字,也一樣芬芳。

林喜兒:Everything I Know About Love —— 千禧世代的輕狂歲月

BBC 的 Everything I Know About Love,根據 Dolly Alderton 同名暢銷自傳改編。記者出身的 Dolly Alderton 是 The Sunday Times 的專欄作家,2018 年出版的這本著作,奪得了同年的自傳類 National Book Award。改編成劇集,繼續由 Dolly Alderton 編劇,找來兩位女導演 China Moo-Young 和 Julia Ford 合作。

Moyashi:哥斯拉動畫的進化

雖然一般提起哥斯拉之類的東寶怪獸大家庭,都會想起特攝電影中那隻皮套恐龍,但事實上這些怪獸是有動畫的。最近的「哥斯拉奇異點」不是第一部哥斯拉動畫,如果只計「動畫劇集」,那麼廣義上其實是第三部。但如果連「動畫電影」都計算在內,而且將三部曲當成「一部」,那麼「哥斯拉奇異點」則已經是第四部了。

鄭立:流浪地球 —— 阻住地球轉的電影

「流浪地球」是一套災難片,故事與小說並沒有太多關係,只是借用了作品的設定與背景,創作出另一個荷里活式的救難故事。整套電影可說扎實穩健,沒有多餘的文戲和悶場,沒有太狗血的對白,沒有太令人反感的置入式行銷。平心而論,這已經很自控,至少沒有淪為「太空戰狼」這種一聽就想讓人射去木星的餿主意。

文學遊囈:「燒失樂園」—— Barn Burning,納屋を焼く,버닝

村上春樹向來有擴寫短篇成長篇的習慣,就「納屋を焼く」(燒掉柴房)一篇卻表明「故事太冷」,無法加筆。導演李滄東似乎抱有同感,改編作「버닝」(燒失樂園)於是激化原著的潛在衝突,再借用福克納短篇 Barn Burning 的元素,將小說升溫成兩個半鐘的電影。

林喜兒:Brexit: The Uncivil War —— 最熱門的話題,最紅的演員

今個月初在 Channel 4 播出的 Brexit: The Uncivil War,不是脫歐懶人包,也不是紀錄片。這齣 90 分鐘的電視劇,以英國在 2016 年 6 月 23 日舉行脫歐公投前,去與留兩大陣型的部署為焦點,特別是以脫歐陣營主帥 Dominic Cummings 的視角出發,講述他如何領導脫歐派,在公投中打勝仗。

林喜兒:My Brilliant Friend —— 一個時代,兩個女孩

看罷 8 集的 My Brilliant Friend(「我的天才女友」),急不及待找回原著小說來看,能夠勾畫出時代的氣氛,並能細緻地描寫兩個女生的生長,好奇這會否是一個改編自真實人物的故事,甚至是作者的自傳,怎知作者原來是極度低調的意大利小說家。

江皓昕:「燒失樂園」—— 世界的爛攤子,年輕人執屎

今天,不止是韓國,世界各地的年輕人還不一樣,手機上的新聞訊息日日新鮮日日甘,光怪陸離的世界叫人無法詮釋。不論是房屋、就業、抑或任何其他的社會問題,都是一個無解的僵局,未來不見得會好轉,面對缺乏希望的將來,年輕人都是束手無策,不是無力,而是無感。上帝拋出了謎題,上一輩交出了爛攤子,年輕人唯有執屎。

透過影視作品的改編,重新認識故事的可能性 —— 吳曉樂、楊富閔對談

「2018 Openbook 好書獎」揭曉 4 大類別 40 本得獎好書之前夕,暖身系列講座的壓軸場,由兩部近年熱播電視劇的原著作者精彩對談。他們分別是公共電視的話題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原著作者吳曉樂,以及「花甲男孩轉大人」電視劇、「花甲大人轉男孩」電影作者、今年推出新作「故事書」的楊富閔。兩人與現場讀者分享紙本書影視化的過程,暢談其中的艱難、樂趣以及後續影響。

改編很難,但改編可以不爛 —— 專訪導演李相日

近年的日本電影,大多改編自小說或漫畫,而眾所周知,沒多少人能把原著故事拍好。李相日卻是少數的例外,甚至可謂最成功的導演之一。他先憑改編村上龍的同名小說「69 sixty nine」,在主流市場嶄露頭角,兩年後再以改編自真實事件的「草裙娃娃呼啦啦」,橫掃國內各大電影獎項。兩部改編自吉田修一同名小說的電影「惡人」及「怒」,亦為他贏得最佳電影及最佳導演等多項殊榮。上週李相日受到香港亞洲電影節邀請,來港與導演陳果對談交流心得,並在留港期間接受 *Cup 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