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做江湖大佬也不容易,不只要有小弟打打殺殺,還要找個「小編」宣傳營銷。「金融時報」發現,意大利南部一些黑手黨頭目正跟隨潮流,在 Facebook 等社交媒體設立帳號,就像做正經生意的企業般,建立個人「品牌」(branding)。
意大利
|共90篇|
播疫還是自強?爆疫下仍工作的銀髮族
武肺疫情中,老人絕對是高風險群組,像意大利染疫死亡者平均年齡在 80 歲左右,其中大多患有糖尿病或心臟病等長期病。而意國 65 歲以上人口比例高達 23%,為免有生命危險,他們一概被政策及家人限制外出。但有長者因禁足而感痛苦,因他們仍有工作,並非既有印象中,要被照顧且不事生產的老人。
劉偉民:葡萄酒無葡萄味?
你有沒有聽過專家怎樣形容杯中的葡萄酒?黑加侖子、士多啤梨、櫻桃、檸檬、菠蘿、蜜瓜、水蜜桃;以至煙肉、火石、汽油、貓尿、白松露、雪茄盒…… 百般滋味如數家珍。嘿,等一等,葡萄在哪裡?明明是葡萄酒,為甚麼竟然沒有葡萄味呢?
獨立書店的可能:在米蘭賣書的唐吉訶德
為抗衡 Amazon 及其他競爭對手,米蘭賣書人 Luca Santini 在其實體書店倒閉後,開始踏起紅色賣書單車,將書送到讀者家中,讀者都稱他「賣書的唐吉訶德」。武肺疫情前,他在這場「惡鬥」中本無勝算,但疫情下反令讀者重新發現獨立書店「以人為本」的好處。
武肺打擊意國名牌銷情,終由中國人「拯救」?
在意大利 2 月爆發疫症時,當地奢侈品行業遭受沉重打擊,名牌廠房被迫關閉,頓時失去原材料、訂單和勞動力。但行業沒有從此一沉不起,數月後,中國消費者因在封城期間減少外出,儲足「餘錢」添置名牌手袋,助意國名牌保住銷售額。
武肺令黑手黨更偉大?
面對武漢肺炎第二波疫情,歐洲多國再推行嚴厲的封鎖措施。法國日前便再次封鎖全國,德國亦即將實行緊急封鎖。另一邊廂的意大利,單日感染人數亦創新高,政府正收緊企業經營時間。禍不單行,隨著疫情加劇貧窮問題,意大利的黑手黨正乘勢擴張。
首波疫情之後,意大利痛定思痛
意大利是首個受武漢肺炎疫情重撃的歐洲國家,也是世界上死亡個案最多的國家之一。兩個月的封鎖禁足令,還有疫情失控期間,深切治療病房爆滿、教堂裡棺材堆積、軍隊貨車協助殯葬公司運送遺體等恐怖畫面,當地人至今仍歷歷在目。為免重蹈覆轍,在遏制疫情死灰復燃方面,意大利比鄰國更加努力,或有望減輕歐洲新一波疫情帶來的衝擊。
意大利熱那亞新橋建成,卻解決不了問題?
2018 年 8 月 14 日,意大利北部城市熱那亞(Genoa)塌橋事故造成 43 人死亡。悲劇兩週年前夕,新建的聖喬治橋(San Giorgio bridge)趕及揭幕啟用,取代倒塌的莫蘭迪橋(Morandi bridge)。但新橋高速建成,似乎仍不足以重新連接這座港口城市的居民。有專家認為,依山面海的熱那亞,至今仍依賴老舊的陸上交通系統,長遠並不能解決問題。
武肺暢遊意國,在這小島卻可放心吃喝?
意大利疫情迅速擴散,但一個意國外島除了輸入個案以外,不曾出現本土個案。島上 800 名島民即使關係緊密,更有島民曾與患者接觸,仍能倖免於島內大爆發的災難。據美聯社報道,一名在封鎖期間滯留當地的流行病學專家,正試圖找出箇中原因。
林喜兒:「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 —— 兩個女生的雙十年華
原著小說是一個作家的自述,這一季貫穿核心的是閱讀如何開啟一片天空,鼓動思想起革命。
歐美國家陸續復課,卻怕學生一去不返
為對抗武漢肺炎大流行,大部分國家均實施停課。聯合國統計,直至 4 月中逾 15 億名學童留在家中,佔全球學生人口高達 90%。現時隨著疫情放緩,西方國家陸續復課,但多個政府憂慮孩子們被迫離開校園,便會自此一去不返。各地校方及教育機構費煞思量,如何阻止兒童永久輟學。
沒外國遊客的博物館,才是真遊歷?
武肺疫情前,整個意大利都是遊客,博物館、古蹟總是要「擠進去」,參觀時又要與人比肩接踵,使當地人望之生畏。所以即使身處保有眾多珍貴景點的地區,他們也不曾好好遊覽。不過,乘著封關期間,本地人終於得以靜心欣賞歷史文化遺跡。
意大利醫護:「我們曾經是英雄,現在卻被遺忘」
醫護在疫情期間,冒上生命危險拯救病人,成為眾人心目中的「救人英雄」。然而,在意大利疫情轉趨緩和後,世人似乎開始忘記他們的功勞。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當地醫護經歷長時間照顧大量危重病人,以及目睹疫症中最可怕的情況,已留下難以磨滅的創傷及疲憊,現正是他們最需要支持的時候。
劉偉民:你不知道的 Super Tuscan 身世
換句話說,1970 年代出現的 Super Tuscan,並非前無古人的革命。
領導人成績表:為何抗疫無能,民望仍然高企?
患難見真情,更見領導人「真章」。各國政府均吹噓自己盡力抗疫,但公道自在人心。外媒以長文分析,港人在無能政府下如何成功自救;紐西蘭總理及南韓總統則因行動迅速,支持率節節上升。可是「華盛頓郵報」發現,不少國家領袖打這場硬仗,未見戰績甚至傷亡慘重,為何民望不跌反升?
有抗體一了百了?意大利人細數武肺後遺症
即使武漢肺炎已造成全球超過 28 萬人死亡,仍有人心存僥倖,相信只要身體健康,即使感染病毒,也能快速痊癒。美國近日更興起「冠狀病毒免疫派對」,參與者只求加快得到病毒抗體。但病毒現階段仍不斷變化,難以確定染病後出現的徵狀及後遺症,據「紐約時報」報道,病癒的意大利人雖逃過死劫,但身體正面臨各種問題,距離真正恢復,仍有好一段路。
【追究武肺責任】意國人:若有人犯錯,便應付出代價
意大利武漢肺炎疫情近期終於有所緩解,政府計劃 5 月 4 日起放寬全國封鎖政策。意大利人或許能稍稍喘息,但有些損失已無法挽回,包括生命。除了有療養院及老人院工作人員正接受調查外,有不少意大利人認為,衛生官員未能處理危機,造成大量國民病死,更有人計劃追究相關人士責任。
為何優先解封書店?意大利官員:書乃當下必需品
意大利上週宣佈延長整體封鎖措施至 5 月 3 日,以助繼續防疫,但書店、文具店和童裝店等小型商舖則獲豁免,並於近日優先啟業,為恢復經濟鋪路。然而,部分店主和員工認為局部解封的做法操之過急,而且意義不明,防疫之路恐怕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歐盟團結考驗 —— 共同發債救窮親戚?
意大利是目前為止最受武漢肺炎重創的歐盟成員國,要採取甚麼經濟手段援助,成為歐盟近日熱門話題。然而,2008 年金融危機及幾年前的難民問題,揭示了歐盟「可以共富貴,不能共患難」,武肺疫情再度考驗各國如何在危機中保持團結。從不同的救助方案中,已能看出彼此的矛盾。
【抗疫下一步】要離家,先有「免疫護照」?
武漢肺炎爆發之後,不少國家實行隔離令,社會民生經濟活動大多停擺。停擺愈久,對各地傷害愈大,難道疫情一日未完,所有人都只能坐以待斃?歐洲多國現時正考慮抗疫的新對策 —— 以病毒抗體決定誰可以出門。首先進行大規模抗體測試,得到「免疫護照」(Immunity passports)的人即可回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