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街頭抗爭、台灣大選、到歐美的氣候罷課運動,各國世代間的政治分野正日益加劇,近年英國鬧脫歐鬧得沸沸揚揚,長者與年輕世代的立場同樣出現巨大鴻溝。有英國專欄作家斷言,世代之間的政治矛盾,是由英國失敗的社區規劃促成,導致長者在退休社區中「與世隔絕」,難與年輕世代坦誠交流,究竟這種解釋是否站得住腳?
代溝
|共5篇|
為何大人總是不滿年輕人?
香港示威由 6 月延續至今,輿論總是圍繞於所謂「不讀書、不工作、受人擺佈」的年輕人身上。有如早前紐西蘭 25 歲議員 Chlöe Swarbrick 使用網絡術語「OK boomer 」回應在座議員,被轟年輕人沒有基本尊重。世代之間的指罵,似乎從未停止過。到底為甚麼大人總是看年輕人不順眼,覺得他們自大又一事無成?「Vox」文章嘗試揭開謎底。
Moyashi:死光
據說非洲土著初次認識攝影技術的時候,雖然年青人對此充滿好奇,但年長一輩卻非常抗拒。當攝影師企圖拍攝之際,他們會用手掩蓋頭臉,因為他們深信,相機將影像留下來的同時,也會把人的靈魂攝走。
夕立:「真夜中」—— 世代差異中看宅文化
「真夜中」走訪了不少會遇到奇人異士的酒吧。他們走訪了文壇吧,在裡面遇到了好些雜誌社總編,以及專欄作家。他們亦把新宿二丁目裡面的同性戀文化歷史介紹了一遍,從變裝舞廳、同性戀酒吧;當中最有趣的是咖啡店「オカマルト」。
陶傑:世代撕裂的尖銳鬥爭
英國大選,女首相文翠珊為何失利?英國的一名印度裔智囊馬力指出:保守黨沒有估計到今年投票的人正是「千禧世代」,即 2000 年門檻出生的一代。英國的投票合法年齡是 18 歲。1999 年出生的嬰兒,今年可以第一次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