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 Apptopia 調查,2022 年全球 10 大熱門下載應用程式中,TikTok 下載量達 6.72 億次,連續 3 年稱冠。事實上,自去年起美國多州陸續禁止公務機關使用 TikTok,禁令也延伸到大學校園,但為何美國人愈禁愈要玩?有用戶認為 TikTok 已成為美國生活文化一部分,比起所謂的「安全風險」,他們更關心沒有 TikTok 的日子怎麼過。
Z世代
|共9篇|
傳統廣告無效,「真誠」才能讓 Z 世代成為終身顧客
「傳統行銷方式不適用於 Z 世代身上。他們從小就習慣用智能手機,很會蒐集資訊,因此不會相信企業單方面傳送的宣傳廣告。」學習院大學特別客座教授齊藤徹指出,Z 世代的消費需求不僅缺少開發,就連大企業也難以一般的常識攻破。但換個角度來看,只要先攻下 Z 世代,即使是小企業,營收也可能暴增。
「鳥不是真的」:美國 Z 世代以陰謀論對抗陰謀論
「鳥不是真的」(Birds Aren’t Real)聽來荒謬,但同名團體正在美國急速冒起。這群人堅稱,所謂鳥類都是華府監控市民的無人機所偽裝。他們在 TikTok 和 Instagram 獲得數以萬計追隨者,又在洛杉磯等地掛上巨型廣告牌,早前更要求 Twitter 改掉其藍鳥標誌。但創始成員及支持者皆清楚,一切純屬 Z 世代的玩笑,製造並散佈陰謀論,只為對抗陰謀論。
【美國大選】「末日潮青年」會投給誰?
1996 年後出生的 Z 世代,本是最熱衷保護環境的一代。他們被奉為地球的最後希望,尤其是樂觀而活躍的一群,致力扭轉氣候變化將帶來的厄運。但當中部分人有感形勢不妙,他們曾採取激進的系統性變革,並堅持此為唯一的救贖,如今卻對此抱負愈發絕望。這些「末日潮青年」(doomers)對將來心灰意冷,連帶影響他們的人生大計,甚至總統大選的投票意向。
埃爾多安下一個難關:年輕人
由總理到總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過去十多年大選中,不曾吃過敗仗,面對數百萬年輕人即將成為首投族,總統及其政黨固然希望贏得他們的支持。但據「德國之聲」報道,許多年輕人因政府政策及感到被漠視,似乎不願支持現屆政府,這或會成為打破其連任的伏線。
為何大人總是不滿年輕人?
香港示威由 6 月延續至今,輿論總是圍繞於所謂「不讀書、不工作、受人擺佈」的年輕人身上。有如早前紐西蘭 25 歲議員 Chlöe Swarbrick 使用網絡術語「OK boomer 」回應在座議員,被轟年輕人沒有基本尊重。世代之間的指罵,似乎從未停止過。到底為甚麼大人總是看年輕人不順眼,覺得他們自大又一事無成?「Vox」文章嘗試揭開謎底。
向扮開心說不、向扮受歡迎說不,年青人向社交媒體說不
人們普遍認為年輕一代是不能自拔地使用社交媒體的一代,仍然極度沉迷的青少年當然不少,但開始有兩極化的情況出現,有一些年輕人不再受社交媒體束縛,索性不用社交媒體,而且數量可能超乎想像。
Live Norish:挪威 Z 世代嫌工 Cheap 「瑞典人先返 cafe 工!」
挪威工商會會長 Stein Lier-Hansen 早前在接受當地報章訪問時,公開批評挪威 Z 世代因受惠於國家優厚社會福利制度,以致缺乏工作動機。言論一出,好比香港的「廢青」論在挪威社會發酵,引起不少討論。
社交網絡掀時裝零售革命
於 Z 世代而言,人生因分享而存在,如果沒有分享,人生就不存在。自社交媒體面世以來,傳統時裝店大受衝擊,美國時裝品牌 Gap, J.Crew, A&F 等近年銷售額持續下降。青少年只喜歡展示衣物的感覺,而不是真正買到手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