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共58篇|

【展覽】看見.齊柏林 ——「看見台灣 10 週年攝影巡迴展」

今年為「看見台灣」上映 10 周年,齊柏林基金會籌劃多時的「改變的力量 —— 看見台灣 10 週年攝影巡迴展」,從已故導演齊柏林留下的 60 萬張空拍照片、25 年來的心血,選出精華的一部分,於今年 8 月起分別於台北、高雄及台中三地展出,讓觀者再次以鳥瞰的方式,於雲上的高度欣賞山川、河流、大海及城市的珍貴影像,以及再次審視自身與環境的關連。

【香港道別式】中環相機街的最後餘暉 鍾沛攝影器材行

中環士丹利街,於上世紀 60、70 代曾經是熱鬧的「相機街」,聚集十數間曬相舖、相機器材店和影樓等等。隨著時代變遷,不少相機老店相繼結業,行業風光不再,連最後一位老將 —— 鍾沛攝影器材行,也宣佈今年 6 月下旬結業。世界變幻無常,街舖變網店,菲林轉數碼,在沉默中消亡前,且聽老闆鍾景林娓娓道來。

【展覽】活著多好?風景攝影師 Kelvin Yuen 血淚汗凝結下的足跡

本地攝影師袁斯樂(Kelvin Yuen)曾奪 2020 年國際年度風景攝影師大賽全球冠軍,是首位華人及最年青的得獎者。去年年末,他把 7 年來的作品集結成首本風景藝術作品集 KELVINISM,收錄合共 118 張香港及全球五大洲拍攝的自然奇觀。想透過 Kelvin 的視角了解世間之美,可前往誠品現時展出的「作品集 X 攝影展 KELVINISM」,觀看其作品時,或許便會感受到為何風景攝影,是他願以一生追逐的事。

【愛在左右】紀實攝影師 捕捉日常帳幕掀起一刻

近 10 年,黃勤帶以出版攝影集為主,作品包括記錄港澳兩地變遷的「皇后旅館」、收錄香港舊區影像的「香港地」等。去年,他出版「Bardo Hong Kong 2019」,記錄香港 2019 年的大型社會運動。佛教術語「Bardo」,意指在死亡與下一段生命開始之前的狀態。黃勤帶選擇用相機,將當時社會在這個狀態裡的徬徨,記錄下來。

綠色和平:大東山除了芒草,還可看到……

天氣轉涼,踏入行山旺季,位於大嶼山的全港第三高峰、長滿漫山芒草的大東山,是郊遊的熱門勝地,讓人遠離都市繁囂,大嶼山海一覽無遺。不過當大家登頂,欣賞一望無際的風光時,有否察覺附近不單有多項大型工程正在動工,政府計劃強推的「明日大嶼」選址亦近在眼前?如斯美景會否轉眼即逝?

上載 Instagram 不用沖曬,為何菲林攝影仍有市場?

攝影在近 20 年來愈趨數碼化,用電話鏡頭即可隨時拍成美照、簡單修圖後就能上載社交網站。相比之下,舊時用菲林拍攝,然後到曬相店等待拍攝成果的過程,顯得廢時失事。不過,據彭博社報道,在照片沖曬已變成夕陽行業的時代,一間英國菲林曬相公司卻能在疫情期間突圍而出,靠的除了是情懷,更是創辦人善用圖片分享社交軟件 Instagram。

「長途跋涉赴月球,但最震撼的,是我們的故鄉。」

當被問及地球的外形,你我大抵都有些概括的印象:圓形、藍色⋯⋯ 可是,這個今天看來的「常識」,其實得來不易。1972 年 12 月,美國阿波羅 17 號登月任務期間,拍下可能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其中一張照片「藍色彈珠」(Blue Marble),首次清晰、完整地捕捉整個地球。中央蘭開夏大學史學家普爾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回溯這段科學史,以及地球攝像對環境保育的意義。

【Soul Monday】Photohope:以攝影行關注心理健康

經歷 311 大地震,在東京經營攝影社的吉川優子及社內攝影師 Brian Peterson 目睹災難,決定前往東北地區提供實際援助。他們想到許多家庭相冊或已被海嘯摧毀,便選擇為災民拍照及送贈相冊、相機,更會聆聽受災者的故事,以幫助這些倖存者重建家庭的珍貴紀錄。計劃至今已有 10 年,他們仍希望幫助更多人,最近就在東京舉辦拍照健行,以喚起社會對心理健康的關注。

電子遊戲的虛擬攝影是藝術嗎?

打戲最著重遊戲性(gameplay)、音樂、劇情,抑或全部?畫面,可能是一部分人的終極追求。今天很多電子遊戲都具有完善而自由度大的截圖系統,遊玩過程看到心儀的畫面,可用不同角度、濾鏡截圖。機能、畫面技術不斷精進的遊戲世界,即使玩家進入同一場景,每次都可能會找到微細的變化。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虛擬攝影師」們正藉這些遊戲截圖,提倡新藝術形式。

林靖風:法國五月「竹穹光影」—— 鋼筋森林與迷宮都市

Matthieu 的詩人絮語和 Cyrille 的攝影空間,在「法國五月藝術節」的推動下,將會在五月底於大館拓展為一場涵括詩詞誦讀、音樂表演和醇酒品嚐的盛會。詩詞裡的幻想空間、相片裡的視覺愉悅、音樂裡的聽覺享受與醇酒裡的味覺旅程,在香港這一個「透明之都」裡油然而生。

以鏡頭掘真的人文攝影師陳德廉

現代人不乏相機,簡單如手上的智能電話,輕觸、一掃、按下,照片已儲存。動作如行雲流水,在星海般的照片庫中,你想留住甚麼?還是這是一個尋找及發現的旅程?觀看人文攝影師陳德廉(Joe Tyel Chan)現於饒宗頤文化館展出的「『攝仁心弦』—— 鏡頭下的陌路溫情」後,相信無論是攝影師,還是觀者的視覺,「有人性,鏡頭裡總有豐收」。

從視像會議虛擬佈景,回顧佈景攝影的時代

疫情下視像會議頻繁,但在家工作的大家未必希望房間入鏡,應用程式內置的虛擬佈景就派上用場。史丹福大學藝術史學家 Kim Beil 教學時發現,學生選用的佈景千奇百怪,令她聯想到 19 世紀流行的肖像攝影,當時人亦喜歡以油畫佈景拍攝,究竟背後心理與今日是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