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

|共30篇|

陶傑:桌球的數學奇幻宇宙

以 40 歲英年不幸乳癌逝世的伊朗女數學家米莎卡尼,由桌球遊戲(Billiard)領悟出幾何和力學的一套綜合數學心法。桌球世界中,第一 Q 出擊,已經開創一個不可重複的或然結果,也就是說,一億個人玩三億局桌球,只第一 Q,就會有三億個不同的開局。米莎卡尼的桌球數學理論,由假設球可以穿透第一球桌的突邊,旁鄰又有另一桌球而推想,在理論上,想像數學世界裡有無窮無盡的球桌排列在一起。那麼,關鍵的第一擊,又會怎樣引起紅球迸散的連鎖反應?

陶傑:悼一位波斯數學女神

米莎卡尼半生對桌球著迷。桌球遊戲,每一個人,每一次玩桌球,一 Q 擊出,都不可能有重複一樣的結果。她的數學風格是緩慢,在這遊戲中苦苦思索,最後以桌球為形象隱喻,為力學軌跡的平面創建了一套新數學理論。

數學尋根:被打壓的「0」如何逢生?

數學概念,虛無飄渺,想你也曾問過:學來幹甚麼?一般人懂得加減乘除,曉得打折時能少付幾多,便覺此生夠用,更莫論智能手機出現,連攤分飯錢也有代勞,顯得學數了無所用。不過,數學中既有邏輯計算,也有歷史故事,特別是「0」這個數字,更是叫你意想不到的曲折。

數學家:所有偶然都是必然

在外國碰見遠遊的好友、認識跟自己相同生日的人、甚至是預先夢見之後確實發生的事…… 這些日常生活常見的巧合,在數學家 Joseph Mazur 眼中,都只是人們「想得太多」,這些所謂的偶然之事,其實都是「有數得計」,利用簡單的數學原理,就能解釋箇中「玄」機。

關琋鎂:學習數學的真正價值是甚麼?

較早前,電影「數造傳奇」在香港上映,是繼描寫物理學家霍金人生順逆的「霍金:愛的方程式」,和敘述電腦之父圖靈發明自動解碼儀始末的「解碼遊戲」後,荷里活另一齣出色的人物傳記電影。電影帶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數學本身的價值是甚麼呢?是融入生活以解決問題,還是流於算式計算的學科?

Google 以外:你不知道的 4 個實用網站

網絡世界,無遠弗屆,活在防火牆外,想上哪個網站,都能暢通無阻,何必困在只得 Google、Youtube、Spotify、Yahoo 等「大牌」的結界當中,局限自己的眼界和想像?以下介紹 4 個鮮為人知的網站,從估算死亡率,到製作不在場證據,用途包羅萬有。瀏覽以後,你會發現:沒有你上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黑板上的火箭科學:NASA 老照片

今天許多電腦軟件都已普及,從地球到月球需要多少燃油,用手機程式就可以算出。想知道海王星重量多少?上 Google 就可以查到。但在這幾幅照片當中——1961年的時候,NASA 的科學家憑的是粉筆和巨型黑板,沒有電腦運算,這一年,美國第一個太空人衝出了地球。

關琋鎂:如何得到小一叩門的快證?

今天是小一派位的大日子,如果派不到心儀的學校,家長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叩門,叩門不單純是在「自行分配學位」或「統一派位」填寫第一志願學校等的策略云云,由填表到等面試,由等面試到有結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如去主題公園排隊玩機動遊戲一樣。嫌機動遊戲等太久,不要緊,你可以用錢買快證。小一叩門,有快證可買嗎?

關琋鎂:用創新的方法,讓孩子快樂學習,父母輕鬆!

曾幾何時,我也是一個怪獸家長,不顧一切地讓孩子「日操夜操,背得就背」,以為她們這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從此平步青雲,扶搖直上,以為這樣就是為她們好。但原來是有令孩子快樂學習,既有效益,又不用過份操練的秘方。要令人主動學習,不論孩子和大人,必先引起他們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