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共256篇|

【印度列車事故】安全不及速度和新潮重要?

印度正就全國鐵路網絡及基建進行現代化改革,好讓火車乘客踏上安心而愉快的旅程。但在上週五,東部奧里薩邦發生該國近年最致命鐵路事故,3 輛列車連環相撞引致出軌,至今釀成 300 人死亡、逾 1,000 人受傷,大量遺體仍待確認身份。這是意外還是人禍?各種疑問令大眾再度關注印度鐵路安全。

【回報至上】印度男性經濟能力提升,如何刺激嫁妝需求?

在南亞地區,結婚時由男女雙方家長向彼此贈送嫁妝的傳統,已有數百年歷史。雖然印度自 1961 年起立法禁止這種做法,但仍無阻習俗流傳至今;最新研究發現,近數十年隨著印度男性的教育和就業機會提升,嫁妝的價值和普及率也有所增加。

【G7 峰會】澤連斯基親自遊說,為何仍難爭取非西方支持?

在廣島原爆圓頂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呼籲全球和平及無核化,為 G7 峰會圓滿落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親臨會場成為今屆峰會焦點,他亦把握機會爭取與會的發展中國家支持,但會晤成果並不顯著。有專家就分析,為何爭取阿拉伯、拉丁美及非洲國家支持,成為澤連斯基難以達成的任務。

21 世紀,獵巫始終存在

歐洲史上的獵巫運動臭名昭著,令大量遭指控使用巫術的無辜婦女被燒死或淹死,Witch hunt(獵巫)一詞因而有了「個人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成為針對目標,遭受任何迫害」的意涵。在現代,「獵巫」多為政治術語,不過在印度,無端指責、諉過於女性的獵巫手段仍然存在。

【宜居】配合國家發展,驅逐人民的印度城市

經濟學人信息社發佈的 2022 年「全球宜居指數」,根據各地城市的穩定程度、醫療保健、文化及環境、教育以及基礎設施進行排名。在名單上的 173 個城市中,印度新德里、孟買、清奈和阿美達巴德等城市都排在後半。印度自詡經濟強國,城市狀況卻未如理想,羅斯基勒大學國際發展研究副教授 Somdeep Sen 就撰文解釋,主因是當地城市項目多被視為政績,而非為改善人民生活而建造。

印度人口將超越中國,是好還是壞?

聯合國證實印度將於 4 月底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預計達到 14.25 億,未來數十年還會進一步增長,將對全球產生深遠影響。印度自 60、70 年代起實施控制生育政策,但仍未能阻止人口爆發式增長,到底人口暴增,對該國是好事還是潛藏危機?

私刑直播:印度的法外暴力問題

印度北方邦日前發生駭人兇殺案,惡貫滿盈的前國會議員 Atiq Ahmed 及其兄弟於警方護送下,接受電視直播訪問時遭人射殺。行兇者落網時公然向印度教大神致敬,兩名政府官員更予以讚揚,形容處決這名本在服刑的穆斯林為神聖的正義。事件再次令人憂慮,法外暴力嚴重滲入國家治理,成為執政黨打壓異己的手段。

監控印度:以私隱換取安全感

印度這個全球最大民主的國家,可能也是最少私隱的國家。根據網絡安全公司 Comparitech,超過 150 萬個監控鏡頭遍佈全印 15 個城市,「緊盯」著 1.3 億多人的一舉一動,密集度冠絕全球。公民團體深以為懼,印度人卻愛之信之,對閉路電視的需求更持續上升。「老大哥」為他們帶來的安全感,勝過一切。

追求環保、低成本,印度「綠色婚禮」潮流

印度婚禮繁文縟節很多,南北習俗大不同,北部通常持續 3 天,花費甚大,且會製造大量垃圾。想要完全「零廢」結婚,怕是不可能任務,但愈來愈多印度人意識到儀式對環境造成的危害,開始思考如何在過程中減少浪費,塑造新興的「綠色婚禮」。

iPhone 的「印度製造」時代要開始了嗎?

多年來,蘋果公司一直依賴中國龐大的製造網絡來生產 iPhone、iPad 等產品,但早前受中國防疫措施影響 ,不得不將目光投向其他地區,包括印度。去年中開始,蘋果增加在印投資,逐步提高當地 iPhone 產能,但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能否配合?

印度手機市場:本土品牌崛起,與中國貨一爭長短

印度人口多,手提電話用家也多,但原來直至 2014 年,當地賣的大多數是進口貨。這種劣勢如今開始扭轉,根據印度流動通訊和電子協會,2022 年國內賣的手機將近全部也是本地生產。雖然當中大部分仍為三星及富士康等外國企業在印設廠所製,但本土品牌的數量正迅速增加,挑戰中國的市場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