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零」至上,經濟難免受創,尤其打擊年輕勞動力。16 至 24 歲人口失業率達 20%,部分仍有工作的也要減薪。統計顯示今年首 3 個月內,38 個城市的平均薪酬下跌 1%。青壯年男女只好告別爆買、豪食、高消費的「小資」生活,重新推崇節儉這種傳統美德,甚至在網上掀起一股低成本生活熱潮。
節儉
|共3篇|
鄭立:半斤八兩 —— 節儉與刻薄,有時只是一線之差
「半斤八兩」就是一個被刻薄的勞工,怎樣立功解決問題,最終贏過自己老闆,吐氣揚眉,取而代之的故事。站在打工仔的角度來看,實在是很抒壓,這也解釋了這故事為何在當年大受歡迎。只要你細心看的話,這電影不斷強調一件事,許冠文之所以是慣老闆,並不是因為單純的自私,而是這源自他真心相信的價值觀。
在德國,節儉是一種長久培養的民族特質
雜誌「經濟學人」駐德記者曾撰文這樣說:「讓德國人掏腰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確,節儉是德國人的民族特性,早已深刻在骨子裡。為了令公眾更了解德國人對儲蓄的狂熱,德國歷史博物館最近舉行美德歷史展覽「儲蓄(Saving)」,探討這種德式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