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最快樂的時刻,莫過於晚上買零食回到酒店,邊吃邊聊天邊看電視。不論是日本便利店中五花八門、期間限定的精緻零食,還是西方超市貨架上一排排巨型包裝,口味多變的薯片及朱古力,都令人回味再三。近日有網民就在平台 Reddit 上,透過「Snack Exchange」交流板(Subreddit)誠徵各地「零食筆友」,郵寄零食作交流,以慰彼此無法出門旅行之苦。
食物
|共216篇|
該說再見了,5 個對於營養的常見誤解
新年依始,吃飽睡飽過後,又是時候高呼「我要減肥」、「我要多喝水」、「我要活得更健康」等例行目標。其實它們達成不了,除了是努力得(太)少,也有可能是努力錯了。持牌營養師 Jessica Wilson 近日為「華盛頓郵報」撰文,點出 5 個對於營養的常見誤解,助你朝新年大計,踏出正確的第一步。
【Soul Monday】日本大人食堂為受困者醫肚兼醫心
「眼下沒有比活著更重要的事,若你累了,請到這裡吃飯吧!」上野敏子如是說。過年期間,在大阪豐中市, 52 歲的上野設立「大人食堂」,向 2020 年因武肺危機而陷入困境的人伸出援手。人們來到她的店時,她會如家人般說:「歡迎回家(おかえり)!」
曾詩敏:有人喜歡真 —— 福仔的另類星味
不少運動員名成利就後,都會以他們的方式去回饋社會,拉舒福特不是唯一一位。不過,在今年紛擾的球壇,這位年輕射手確實捲起了一股一時無兩的正面旋風。
Hallie Tam:Woman Crush 系列 —— Nigella Lawson
Nigella 身材永遠豐滿,因她愛煮又愛吃,對食物充滿熱情,看著她下廚已是個享受。在 Clean Eating 當道的世代,Nigella 卻為她享受歡愉(pleasure)的見解引以為傲。
航空黃金時代的飛機餐
為在武肺疫情下一嘗飛行滋味,有人選擇遊飛機河,哪怕是飛機餐亦能分拆成為一門生意,讓人「貼地」回味飛行的日子。有些人會批評今天的飛機餐是「劣食」,但在泛美航空(Pan Am)的年代,飛機餐卻可以代表美味。
拉舒福特:英國貧窮兒童的救星?
在疫情打擊之下,全球貧窮問題急遽惡化,當很多家庭失去收入,兒童身心發展首當其衝。英國一向被視為是發達國家,人均生產總值排全球第 26 位,但依然受到這股貧窮浪潮影響,兒童貧窮人口更是 20 年來新高。很多政界及社會人士正努力尋找解決方法,當中曼聯球星拉舒福特(Marcus Rashford)就是佼佼者,備受各界稱讚。
Gloria Chung:如果要像美國總統這樣吃,我寧願……
光以二人喜歡的食物來分析,杜林普吃的是徹頭徹尾的垃圾食物(Junk food)。事實上,他從不隱瞞,甚至大方分享自己對快餐的喜好。有好幾次的活動,他都以 Wendy’s 的漢堡宴客,不知道他的賓客有沒有被「寵幸」的感覺?
Gloria Chung:美國飲食文化的精髓 —— 移民
無論如何,美國的政治和文化,其實遠比我們想像中複雜,歐洲人常取笑美國沒深度、沒歷史,看來也是出於了解不足。我常覺得,要了解一個地方,從飲食開始最為直接了當,也最貼身處地。
綠色和平:食肉獸注意!港人食牛肉,恐成燒毀亞馬遜森林幫兇
港大研究指出,香港是人均肉類消費量最高的地區之一,其中豬肉和牛肉消費量甚至比英國高出 4 倍!但港人嗜肉的飲食習慣原來可能間接破壞環境:香港每年從巴西輸入大量牛肉,而主要生產商的供應鍊疑涉及亞馬遜非法毀林活動,港人或被逼成為毀林幫兇。
科技救未來:納米識別過期食品
在雪櫃深處發現的牛奶或乳酪,往往已過了最佳食用日期,食物或許仍能食用,但若不想冒肚痛或食物中毒風險,也唯有將之扔進垃圾桶。眼見全世界每年有 13 億噸食物被浪費,瑞士研究人員嘗試利用納米技術,幫助消費者自行識別過期食品是否仍能食用,從而減少浪費。
Impossible Foods 於超市上架,正式走入百姓家?
雖說香港部分餐廳早已利用人造肉入饌,Impossible Foods 也於兩年前登陸香港,現時在港澳約有 700 間餐廳供應,但要令大眾一嚐其滋味的機會並不多。這次 Impossible Foods 正式宣佈在本港推出「不可能植物牛肉」零售裝,於全港接近 100 間百佳超級市場上架,市民終可將之帶回家烹調。
世界糧食計劃署:別讓飢餓成為衝突之源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榮獲今屆諾貝爾和平獎。武漢肺炎令全球貧窮人口激增,諾貝爾委員會形容,在疫苗未面世之前,「食物是平息混亂的最好疫苗」,並讚揚當局過往一直打擊「以飢餓作為戰爭武器的行為」。普渡大學傳播學家 Jessica Eise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食物與和平的關係。
Gloria Chung:艾蜜莉在巴黎雜談
看完整套劇,除了馬上瘋狂 Google 靚仔男主角 Lucas Bravo 外,還馬上去烤蛋糕,天啊,多麼想念充滿牛油香的巴黎呢!翻閱舊相簿,上一次去巴黎原來已經兩年前了,好多地方都想再去呢。
Gloria Chung:信魚肉燒賣得永生?
相信也只有真香港人,才會對燒賣如此執著、講究,旁人聽起來覺得無聊又搞笑,不過我就覺得相當貼地又真實。
Gloria Chung:2020 年食材寶貝 —— 麴
這年頭,人們愈來愈著緊食物的來源、做法,當然希望愈自然愈好,發酵食物大行其道,像前陣子大家沉迷的酸種麵包,不就是發酵食品的寶貝嗎?發酵食物之中,有一種上位好一陣子的食物,我相信來年會更普及 —— 麴(Koji)。
4 種大小便的另類用途
說起大小二便,不少人立馬癟嘴皺眉,一臉嫌棄。有人嫌它臭氣沖天,有人怪它有礙觀瞻。但看似一無是處的排泄物,其實從古至今用途多多,不但可製成染料,當中的細菌及微生物亦大有用途,能發展成再生物料或能源,甚至合成食品。
平價超市食品,弊多於利
半公斤肉約售 3 歐元(約 27.5 港元)、十粒雞蛋 2 歐元(約 18.3 港元)、一公升牛奶不到 1 歐元(約 9.1 港元)…… 德國作為發達國家,生活成本普遍比香港更低,也許令人羨慕。「德國之聲」稱,外國遊客總不明白,為何德國超市的禽畜產品能如此便宜。奧格斯堡大學及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的研究指出,德國食品的便宜,只是因為其真實成本被隱藏。研究合著作者 Amelie Michalke 提醒,假如將生產過程對社會及生態造成的影響納入計算,實際價格會高得多。
Percy Leung:英國大學的美食佳餚
俗語有云,民以食為天。大學的排名、研究、學術水平及畢業生前途其實也不是太重要。若沒有優秀、充足及美味的膳食,學生們又怎會有精力用心學習呢?
Gloria Chung:飲食文化爭霸戰 —— 白人主義和追尋 Authenticity 的矛盾
當 BIPOC 不能守住自己的文化,讓其他人來創新,做出三不像的食物(如墨西哥菜在美國就變成快餐式、缺乏 Authenticity 的 Taco Bell),那 Authenticity 有誰來保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