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矽谷銀行 SVB 突然倒閉帶來廣泛的金融影響,另一邊廂,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因一連串醜聞,股價跌至歷史新低,令市場陷入騷動。最後要由瑞銀(UBS)以超過 20 億美元收購,成為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歐洲最重大的銀行業交易案。短短數日發展如此,瑞信出了甚麼問題?
銀行
|共58篇|
美股金融危機:矽谷銀行到底發生甚麼事?
美國矽谷銀行(SVB Financial)3 月 9 日宣佈計劃集資 17.5 億美元(約 136.5 億港元),包括發行 12.5 億美元新股及 5 億美元債務證券。消息拖累其股價在常規交易時段下跌 60%,收報 106.04 美元,更在盤後交易繼續暴跌;10 日,加州金融保障及創新局(DFPI)宣佈關閉銀行,並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存款。矽谷銀行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對亞洲股市影響如何?
預防金融危機,首先要令金融家問責?
專家警告世界可能正面臨一場龐大的債務風暴,規模可以遠超 2010 年的歐債危機。若要應對未來的經濟挑戰,並不是要向金融家賦予特權。倫敦大學城市學院金融系教授 David Blake 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指,要避免下一波危機,就要銀行家為不當的投資行為問責。
Ryan Fung:滙豐資產管理搞 ESG 撤資要 18 年?!
金融機構的投資左右了我們的經濟體系,也深遠地影響著環境,ESG 年代買方(Buy Side)話語權愈來愈大,間接迫使不少傳統企業紛紛尋求轉型,以應對資本市場口味的變化,有一些企業也因應 ESG 而改變自身做法。
在全球大滯脹時代:日本的超低通脹之謎
俄烏戰爭爆發,令全球經濟愈趨不明朗,同時大大推高全球物價,花旗銀行日前更新英國通脹預測,該國 1 月份的通脹率或將達到 18.6%,是近半世紀以來最高。不過,亞洲第二大經濟體、香港人熟悉的日本,通脹水平遠遠跑輸其他主要大國,在 7 月份維持 2.4%,而且數字已經高於目標。萊比錫大學經濟學教授 Gunther Schnabl 就在學術平台「東亞論壇」拆解箇中原因。
房地產價格高企如何損害經濟發展?
18、19 世紀,房地產在政治經濟學家眼中可謂「世界運作的核心」,是貧富懸殊甚至各種經濟弊病的根源;相關討論在 20 世紀一度冷卻;至踏入千禧年代,全球金融危機再次觸發他們對房地產加速經濟衰退的關注。近年,包括中國等各地房地產持續興旺,學術界出現了另一類研究,針對不斷上漲的土地價格對貸款、投資和生產力的影響,提出其終會破壞經濟發展,甚或是生產力長期放緩的原因。
龐大的透支市場,銀行正要放手了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就銀行徵收「浮濫費用」展開評估,包括支票存款帳戶的透支相關費用。隨著美國陷入經濟衰退,這些透支費對存款不足幾百美元的窮人更是百上加斤;但對銀行業界而言,去年卻帶來高達 8 億美元的豐厚利潤。
港元備受沽壓時:何謂銀行體系結餘?
面對疫後經濟復甦,加上俄烏戰爭推高物價,通脹不斷升溫,美國聯儲局於 6 月 16 日公佈議息結果,加息 0.75 厘,加幅自 1994 年以來最顯著。然而在 7 月中,美國通脹率依然高達 9.1%,高盛已預期美國會再次加息 0.75 厘。美國連番加息,直接影響香港資金大舉外流,大和資本估計,8 月底香港銀行體系結餘或跌至接近「零」的水平。究竟何謂銀行體系結餘?
英國央行再度加息,真的可以抵擋通脹嗎?
6 月 16 日,英國的中央銀行英倫銀行宣佈議息結果,決定加息 0.25%,即是把指標利率調升至 1.25%,符合市場預期。這次已經是英國連續五度加息,貨幣政策委員會對加息幅度存在分歧,有三位專家委員認為應該加息 0.5%。不過,錫菲大學政治經濟學家 Michael Jacobs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寫評論,認為即使加息亦未必能抵擋通脹。
銀行家職業事務所:投行的後衛 —— Risk Management 風險管理
投行是一支足球隊,由前鋒、中鋒、後衛組成,缺一不可。前鋒入球固然重要,但前鋒強勁地入了 6 球,防守卻脆弱得失掉 7 球,也是輸波。要做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整支隊伍就要打好防守不失球,而風險管理就是球隊的銅牆鐵壁,為公司和客戶未雨綢繆,規避風險,減少損失,緊緊的封實投行的蝕本門。
【烏克蘭戰爭】要支持俄羅斯,中國面臨甚麼限制?
回顧 2 月 4 日北京冬奧開幕日,中俄領袖在同日峰會上宣佈夥伴關係「無限制」、沒有合作禁區。當時有分析相信,烏克蘭戰雲密佈之際,兩國無限制關係將成西方考驗。然而,自西方以制裁回應俄國入侵烏克蘭以來,身為俄方最大貿易夥伴的中國,對莫斯科在經濟上的協助始終有其限制。
銀行家職業事務所:投行「韋小寶」?左右逢源,淺談投行 ECM Team
金庸筆下的韋小寶,左右逢源,能夠穿梭於不同持份者之間,並深得上級信任。而在投行裡面,ECM 的職能就在於協調 Public Side 和 Private Side 兩邊的工作。
人類與人工智能,誰更能在金融市場賺大錢?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人都希望可以財源廣進,過衣食無憂的生活。要賺大錢,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投資,鬥智鬥力也要碰運氣。可是在未來,或者會演變到不用人腦就可以投資獲利,劍橋大學金融科技學家 Wojtek Buczynski 為首的研究團隊,去年就在期刊發表文章,比較人工智能和人類,誰在投資市場表現更佳。
銀行家職業事務所:外判成風,香港銀行家何去何從?
這樣一來,本來在香港或新加坡的 permanent staff,整個團隊的職員預算,便可以全部除去,並在人工較便宜的國家聘請更多人手。外判一般可以為銀行節省 20 至 30% 成本,進取的銀行甚至可以省卻一半的營運成本。
銀行家職業事務所:銀行界男女比例失衡?女銀行家如何爭取平等待遇?
這對於在職場上的我們有何啟示呢?坦白說,這其實對男性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假設能力、年資相若,若然一位女性與男性競逐同一個職位,在現時 D&I 的政策下,管理層對於聘用女性會有較大的誘因。
柬埔寨央行如何活用區塊鏈技術?
在虛擬貨幣時代,愈來愈多國家嘗試善用區塊鏈,柬埔寨是其中之一。該國前年 10 月推出建基於區塊鏈的電子支付平台 Bakong,適逢疫情帶動非接觸支付,使系統得以普及,至今交易觸及全國近半人口,還減少對美元交易的依賴,系統昨日在日本獲獎。
Ryan Fung:上市公司提升 ESG 表現的 25 個方法
要做好 ESG,或許應該套用網絡流行的一句話:「其實唔難。」但隨著市場對 ESG 的認知愈來愈深,掌握著話語權的 ESG 評級機構參考價值變得具爭議性。
規佬:Barclays 掌舵人下台,皆因不夠 “Fit & Proper”?
英國四大銀行之一的巴克萊銀行(Barclays)行政總裁 Jes Staley 本月初宣佈請辭,結束的,可能不止是歷時 6 年的 CEO 生涯,更可能包括他畢生的銀行事業。有別於其他銀行高層,Jes Staley 掛冠非因告老還鄉或業績欠佳,而是個人失德。
銀行家職業事務所:ESG 作為銀行業新貴 —— 如何注入資本調動資源,加快實現淨零排放?
與此同時,不論是銀行界、傳統商界、非牟利組織甚至是個人,其實都能夠在這個與我們福祉尤關的議題出一分力,加快注入資本調動資源。
銀行家職業事務所:IPO Team 除了幫助公司上市集資,還有甚麼工作?
投資銀行裡面的職能眾多,不同團隊的分工如何、有何發展前景、出路,以至工時、待遇如何等等,都是不少讀者常常問的問題。有見及此,我們會在這裡介紹不同團隊的工作,為大家帶來投行的真實職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