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節儉是一種長久培養的民族特質

A+A-
德國儲蓄銀行。 圖片來源:Historisches Archiv der Berliner Sparkasse

雜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駐德記者曾撰文這樣說:「讓德國人掏腰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確,節儉是德國人的民族特性,早已深刻在骨子裡。為了令公眾更了解德國人對儲蓄的狂熱,德國歷史博物館最近舉行美德歷史展覽「儲蓄(Saving)」,除了介紹德式美德,策展人更希望藉此引發討論 —— 執著於儲蓄又是否健康?

經濟史學家兼普林斯頓教授 Harold James 指出,儲蓄反映心理:「德國人比美國人容易擔心…… 因壞事情會打擊他們,他們需要為此做好準備。」為了省錢,德國人無所不用其極,廉價超市在德國市場上的佔有率一度高達 45%,而同一時期在英國,同等檔次的超市市場佔有率只有 17%,而德國家庭可存起收入當中大約 10%,是歐盟或美國平均水平的兩倍。經濟史學家兼主要策展人 Robert Muschalla 說:「在德國,每個人都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應當在私人和國家層面上儲蓄,值得他們不惜一切去確保戶口有盈餘,甚至迷信一般堅持。」

錢箱是存錢的基本,展覽展出自 1871 年德國宣佈完成統一以來每一個時代的錢箱,解釋德國人日常儲蓄特色:不只與德國人自身的美德有關,更是國家目標。納粹時代的一個錢箱上有句口號:「國家命運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力量。」另一個 1900 年的盒子則寫道:「沒有儲蓄,你的盒子是空的,而如果你甚麼都沒有,你也會成為負擔。」

回應國際憤怒

從錢箱的多樣化,及其要為國家服務的宏大理念,就可見德國人以此自豪。但 Muschalla 和博物館主任 Raphael Gross 卻認為,展覽不是一味在歌頌節儉的美好,同時亦回應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期間國際對德國的憤怒。當時德國被指責因堅持採取緊縮措施,為他國帶來難以控制的赤字。

德國各個年代的錢箱。 圖片來源:Historisches Archiv der Berliner Sparkasse

雖然如此,許多人都樂意承認緊縮和延遲享受勞動成果是德國獨有的特徵。展覽中也探討以節儉作招徠的廣告口號,當中包括一大型電子零售商用了好幾年、非常成功的「節儉就是性感(Thriftiness is sexy)」。「世界報(Die Welt)」不時引起論爭的評論員 Henryk M Broder 在展覽播放的影片中對此作出回應:「這是繼『希特拉萬歲(Heil Hitler)』後,此國家所發明最差的短語。」更直言:「省錢有時可能是病態的。」他認為全民運動式收集優惠券、在附近所有超市「格價」是在「浪費生命」,看來德式節儉也不是人人受落。

展覽亦提到儲款銀行的起源:受到社會進步啟蒙的影響,世界上第一家儲蓄銀行於 1778 年在漢堡成立,旨在為城市貧民服務,訂立長遠儲蓄計劃,幫助他們擺脫困境。1850 年代左右,儲蓄發展成為一種國家運動。利用學校儲蓄銀行鼓勵和教導學生節省開支。儲蓄戶口數量愈來愈多,成了貯蓄國家財富之始。到 1875 年,至少有 4 分之 1 的德國人擁有儲蓄戶口。當地的儲蓄銀行(德文:sparkassen)被市政當局用來資助新的德國基礎設施。

節儉黑歷史

約 1938 年的一張傳單寫道:「工作和儲蓄的人 —— 保存德國傳統!」 圖片來源:Historisches Archiv der Berliner Sparkasse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個人儲蓄的受歡迎程度進一步增加。當時口號都指這有助於縮短衝突,幫助德國取得勝利,鼓勵人們投資戰爭債券。1917 年一張五彩鈔票落入士兵頭盔的海報,口號是:「最佳儲蓄銀行:戰爭債券!」然而,1923 年德國人的積蓄被惡性通貨膨脹所侵蝕,5 月時 1,500 億馬克足夠用於建造一座公寓,但 6 個月之後,它僅夠購買 625 克肉類。

在希特拉上台之前,納粹已經習慣將所有事情都諉過於猶太人,他們成功地宣揚「猶太人手握大量資本」的想法,認為他們造成惡性通貨膨脹,搶劫了德國人的儲蓄。 這也加劇了儲戶道德上謹守所謂正直和勤奮,深信投資者像是賭徒,獲得收益但卻沒有做事。最能反映政府反猶主義的展品,是 1933 年 5 月一對父母給猶太嬰兒 Gabriele Samson 的存摺,根據納粹種族法的規定,禁止猶太人擁有儲蓄賬戶或任何私人財產,所以存摺在瞬間就失去價值。

不過,即使德國人的儲蓄相繼在兩次世界大戰蒸發掉,Muschalla 認為那仍阻止不了德國人繼續儲蓄,他說:「這表明,儲蓄已成慣性,這不僅是一種經濟策略,而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當初的經濟策略,成了今天的民族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