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來愈多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影響身心健康,腸道保健更成為一門大生意。至去年,全球益生菌行業市值估計近 600 億美元。除了益生菌和益生元,還有將成為腸道保健新趨勢的後生元(postbiotics),有望改善皮膚、增強活力,甚至逆轉衰老。
保健
|共5篇|
方景文:對抗癌症,服食營養補充劑有用嗎?
除了保健原因,也有不幸患癌的人士希望服用營養素來改善或紓緩病情。無論是瀏覽網絡世界或是走入保健食品店,貨架上與癌症治療相關的補充劑多如繁星,既有售價較親民的洋蔥素、綠茶素,也有較為貴重的靈芝、雲芝,選擇繁多,但效用卻眾說紛紜,究竟應該如何理智看待?
亞洲富貴老人,是個龐大市場?
亞洲戰後嬰兒潮一代,現已是中老年人,不少更成為相對富裕的一群。面對年紀漸長,他們會花大錢保持健康、保障優質生活、對抗衰老,並完成所謂的「人生必做事項」,消費的項目五花八門,成為市場上的重要商機。
遊布達佩斯,與醫生來一次約會
以往港人愛到日、韓、台進行美容療程,近年則愛到銳意成為「亞洲醫療中心」的泰國做水療,甚至進行疾病治療及人工授孕。醫療旅遊興起,一則因為鄰近國家價格較合理,二則考慮到質素。現時匈牙利亦成為歐洲的醫療旅遊熱門地,受鄰國德國、奧地利、羅馬尼亞國民所歡迎,與泰國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藥保健寵兒:驢皮會是明日的象牙嗎?
從犀牛角到穿山甲片,只要給中國人看中,聲稱具各種神奇藥效的動物器官,便有可能身陷「絕」境,物種供不應求,數量銳減。受害人現在包括了驢子。驢兄不幸給中國人相中的,是牠們的驢皮,驢皮經水煮後,可製成中藥所稱的「阿膠」。從前有所謂騎驢找馬,但如今要在中國找一隻驢可不容易,在 2016 年,中國只剩下 500 萬隻驢,相比 90 年代時的 1,100 萬隻,數量銳減逾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