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正於美國受到史無前例的追捧,社交媒體抖音(TikTok)、電商平台天母(Temu)、影片剪輯 CapCut,成為當地 iPhone 用戶下載量數一數二的應用程式,快時裝品牌 SHEIN 的排名甚至高於亞馬遜,並正計劃在紐約上市。但西方對華猜疑日深、中美關係愈趨緊張,這些企業如何在不受歡迎的國度拓展業務?「經濟學人」日前整理出它們的三大方針。
市場
|共86篇|
747 退役之後:報廢飛機去哪兒?
波音 747 機型停產後,我們不難想像沒有珍寶客機的未來,但你可有想過退役珍寶客機,將會面對甚麼命運?飛機被肢解拆件後,哪些部件在二手市場最值錢?
中國電動車搶佔東南亞市場,下一步是攻略歐洲?
新年想有新氣象,不少車主或正考慮更換座駕,包括轉開相對環保的電動車。過往由於它們價位偏高,讓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者卻步。但「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隨著東南亞多國提供補貼,相對便宜的中國出品成為搶手貨,威脅在當地汽車市場處於領導地位的日本車廠,甚至準備爭奪歐洲市場。
資本主義的未來,會是怎樣的?
過去兩世紀,資本主義推動工業和技術革新,改善了人類生活。但個人短期利益優先也可能損害社會長遠福𧘲 —— 尤其當面對疫症大流行和氣候變化等挑戰時。2020 年一項調查顯示,全球 57% 的人認為現有資本主義弊大於利;經濟學家 Michael Jacobs 與 Mariana Mazzucato 在「重思資本主義」一書中談及它對貧富懸殊、不利創新和社會整體利益等影響;然而西方資本主義未必注定失敗,惟需尋求未來發展方向。
紅杉資本:凜冬已至,繁榮時代已結束
全球最頂尖的創投,同時也是 Google、Apple、Aribnb 背後最大的推手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日前在內部分享會上發佈了一份名為「適應與忍耐」的報告,引起業界關注。
伴隨股災而來的影響:延遲退休
近月香港股票市場表現持續疲弱,恆生指數更加跌穿 15,000 點大關,甚至遠低於 1997 年回歸日的水平。根據最新一份強積金報告,強積金總資產跌穿 1 萬億,其中表現最差的成份基金,2022 年初至今回報更是大跌 40.87%。專家就指出,隨著世界各地的退休保障制度私營化,股市上落甚至會影響人們能否如期退休。
全球樓市危機:9 大富裕經濟體樓價下滑
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今年首三季香港樓價累跌 8.07%;另一邊廂,全球 9 大富裕經濟體樓價亦同步下滑,逆轉過去 10 年樓市愈升愈有的走勢。面對全球通脹、經濟衰退及持續加息的壓力,各地地產經紀普遍看淡前景,預料樓價還會進一步調整。
社會不亂股市表現好?推動股市的六大因素
全球經濟不景加上美國和香港加息,本地抗疫政策未能與國際接軌,香港股市上週一度失守萬八關口,直迫 25 年前回歸時的水平。2021 年的博鰲論壇上,時任特首林鄭月娥拋下的一句「香港已不亂股市表現非常好」成為網民熱愛的迷因圖。可是,究竟有甚麼因素會影響股市?德州大學大河谷分校的金融教授 Damir Tokic 曾經分析 25 年的美國股市數據,嘗試找出答案。
為何英國家庭的能源費如此貴?
英國政府於 2019 年實施能源價格上限,限制天然氣和電力供應商向普遍家庭收取的最高費用。顧問公司 Cornwall Insight 公佈預測,一般英國家庭能源帳單的平均價格上限,將由現時每年 1,971 英鎊,飆升至明年 4 月的 4,420 英鎊。英國家庭的能源費何以急漲?相比歐洲其他國家的情況又如何?
北韓警察腐敗,成就市場活動
北韓實行計劃經濟,理論上所有財產都屬於國家。北韓警察如到市場巡邏,大可拘捕當中每一個人,因為全在進行私人買賣活動。然而,本屬非法的私營經濟,實際上卻是一股重要經濟力量。警員不會執法,以免牽連甚廣,更何況他們本人亦一直從這些「違法」經濟活動獲利。
【書展系列】美國獨立書店「疫市」增長
面對亞馬遜等網上零售商長年強攻猛打,美國的實體書店本就難以生存,疫症爆發後更受封城影響,導致 2020 年銷量跌近 3 成。往後兩年,勞動力不足、供應鏈混亂、營運成本上漲等問題困擾各行各業,但獨立書商不只撐住了,甚至遍地開花。近年全美共有 300 多間新店開張,滿足讀者對於「真人提供真誠推薦」的需求,亦令圖書銷售業變得更為多元。
ESG 投資熱潮降溫,各地打擊金融漂綠挽名聲
ESG 投資近年成為大熱,自 2019 起全球 ESG 主題 ETF 已吸納逾 3,000 億美元資金。惟這股投資熱潮已大幅減退,據 Bloomberg Intelligence 數據,在 5 月股票類別(equity)的 ESG ETF,近 6 年來首次出現資金流出。
香港車主捱貴油之謎
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禍及全球,殘忍的是沒有國家能夠獨善其身,更殘忍的事實卻是香港汽油價格貴遍全球。雖說一眾香港車主早已「習慣」捱貴油,值得探討的是,為何多年來問題依然持續,油公司繼續賣貴油,令香港車主及一眾搵食車苦不堪言?
狂熱漸退,重新思考 NFT 的價值
有人會用 17 世紀荷蘭的鬱金香狂熱(Tulpenmanie)類比現時的 NFT 熱潮,認為遲早爆破。當然,前者是物理形式、無法永久保存的鮮花,後者是虛擬、非同質的產品,兩者未必可以直接比較。可以確定的是,在大起大落瞬息萬變的 NFT 市場,花錢買了產品也不能確保日後可以獲利。「華盛頓郵報」指,近幾個月不少 NFT 收藏家已因數碼資產價值成疑,蒙受損失。
為何寵物吃的特別矜貴?
有飼養寵物的人大概都有同感:牠們明明就不在乎吃甚麼,為何總要花費那麼多去買寵物食品?
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穩定油價的殺著?
俄烏戰爭爆發前,歐盟 45% 的天然氣進口、25% 的原油進口都來自俄羅斯。戰爭爆發後,俄國遭受史上最大規模制裁,總統普京威脅要求「敵對國家」以盧布購買俄羅斯能源,引發全球能源危機。為此,3 月 31 日,美國總統拜登宣佈會釋出每日 100 萬桶、總計超過 1.8 億桶的戰略石油儲備,規模前所未有。華盛頓大學地緣政治學家 Scott Montgomery 就從歷史角度,撰文分析背後含義。
愛潑斯坦私人島嶼叫價過高?
已故美國富豪愛潑斯坦名下兩個位於加勒比海美屬處女群島的島嶼,上週以 1.25 億美元開售。愛潑斯坦遺產律師表示,這兩個島嶼的出售收益,將用於解決待決訴訟及遺產管理的常務開支。不過彭博社訪問相關房地產行業人士指,考慮到昔日的買賣價錢、加上愛潑斯坦在島上惡行的負面影響,大聖詹姆斯島(Great Saint James)和小聖詹姆斯島(Little Saint James)作價過高。
投資活化英國電話亭,背後隱藏法律爭議?
英國紅色電話亭,可謂英國最著名的文化標記之一,全盛時期有超過 6 萬座,在手提電話年代卻淪為舊時代遺物,有部分則成功活化為社區漂書站、迷你咖啡店,上月更有香港買家用 4.3 萬英鎊購入電話亭,但如此有利可圖的買賣,背後原來隱藏法律爭議。
「元宇宙」概念稱霸,歐美電玩逆襲亞洲市場
歌姬現身的電玩「要塞英雄」,由 Epic Games 所開發和發行,是全球擁躉第二多的電玩。自 2017 年推出以來,才短短四年,玩家人數就擴展到 3.5 億,超越全球人口第三多的美國。Epic Games 並未上市,因此沒有披露業績,但影響力正逐漸擴大,改變現有的電玩界秩序。
COP26 拼減碳,天然氣成各國搶手資源
「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世界各國為了搶救全球暖化問題而努力,但同一時間,各國卻在檯面下大力爭奪一項天然資源: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