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雖無形,如今卻有價。部分研究顯示,若武漢肺炎患者較早開始氧氣療法,死亡率較低,病情亦會較輕。但在全球疫情再度惡化之際,很多醫院卻面臨「缺氧」,被迫向患者進行配給,推高死亡人數。這個致命問題不但困擾發展中國家,社交媒體上出現「氧氣黑市」,倫敦及洛杉磯等大城市,竟也為氧氣不足所苦。
非洲
|共118篇|
陶傑:低端全球化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曾推出學術佳著。不只香港人要看,全球都必讀,叫做「廣州的非洲人與低端全球化」,探討廣州這座所謂「南中國的世界城」。
在非洲,為甚麼武漢肺炎死亡率很低
2020 年,10 月未過,武漢肺炎已累計奪去全球超過 100 萬人的性命。在美國、印度和巴西,死亡數字都超過十萬,在歐洲,英國、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國也有數以萬計的人因病離世。然而,在非洲,即使大城市人口密集,醫療設備不足,人民衛生意識落後,死亡率卻遠低於歐洲和美國,專家們正嘗試找出箇中原因。
【前英殖民地】與台灣結交的不是索馬里,是索馬利蘭
台灣與東非國家索馬利蘭(Somaliland)近月互設代表處,有人看到新聞,立即聯想到索馬里海盜,但其實索馬利蘭不同於索馬里。近 30 年前開始,這個前英國殖民地便脫離索馬里,設有獨立民主政府和軍隊,不受索馬里管治,卻沒有國家承認。如今當地試圖乘著凶險的新冷戰形勢,打破長久以來的孤立。
陶傑:大小一帶一路
撇開政治與政權的是非,純粹以生存的經濟而論,本在理論上,「一帶一路」沒有錯,而且是到了 21 世紀中國人要生存的必然邏輯結果。
全球排華浪潮:南非篇
中國經濟崛起,為各國帶來投資機遇,也帶來國債、文化衝突,乃至官商勾結等問題。一些專制國家,有時會出現管治精英親華,平民大眾排華的現象。非洲大國南非向來是中國的親密夥伴,但民間排華問題卻愈來愈嚴重,在野陣營更經常大打「黃禍論」。
半年過去,誰仍不知武漢肺炎為何物?
武漢肺炎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運轉方式,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倖免,連深居簡出的土著亦要努力防疫。不過,疫情雖已肆虐大半年,竟然還有人對此懵然不知。在資訊爆炸的全球化年代,這些社群何以無法得知如此重要的消息?
面對百年前的殖民歷史,不能再美化了
在德國,納粹時代及東西德分裂的歷史雖已受正視,並轉型正義,但殖民帝國時期的黑暗歷史,卻一直被政府及大眾所忽視。近日「德國之聲」就專文探討,這種忽視風氣正慢慢撥亂反正。
陶傑:一膝蓋天下
全世界只看見一個美國白人警察的那個膝蓋。一膝蓋天下,這個世界,整個畫面,比那個明尼蘇達州的警察膝蓋大億萬倍。
突然的政權轉型:重溫 80 年代共產陣營劇變
很多人認為專制政權變得愈來愈聰明,不單擁有龐大的資源,又有無孔不入的監控技巧;而一些民主地區的政府卻愈來愈不堪,部分甚至走向專制,使很多人感嘆民主已死。香港經歷了一年的反送中民主運動,看似未爭取到甚麼東西,加上「國安法」殺到,更使人感到絕望,但歷史告訴我們,只要不放棄,政權亦有機會產生劇變。
抓黑人是門好生意:公安如何加深種族歧視
美國非裔男子 George Floyd 因警員暴力執法致死,事件掀起美國全國各地暴動,也讓各地人民更關注警暴和種族歧視問題。很多中國網民如獲至寶,然而中國人對非洲人的歧視問題同樣根深柢固,非但自 60 年代起民間衝突不斷,公安亦參與建構黑人的「三非」形象,暴力執法更令多名廣州黑人喪生。
對抗全國四代人抑鬱良方:老太太
津巴布韋人熬過了羅德西亞叢林戰爭、80 年代的連串屠殺,但政經環境到今天仍然不穩。當地流行這樣的黑色幽默:「我們歷經整整四代心理創傷」。國內抑鬱病患甚多,但這個人口逾 1,600 萬的國度,只有 12 個註冊精神科醫生,許多人求助無門。當地一名心理學家想出了一個自救妙法:積極訓練當地老太太,讓社群療癒社群。
疫後新常態:暴力對待記者
13 歲記者被警察帶走、多名記者在採訪期間被要求跪低搜身,甚至有記者被箍頸使其一度休克……都是香港記者最近遭受的對待。在非洲,傳媒業亦正經歷寒冬:警察借抗疫之名干預採訪甚至毒打記者;而在環球經濟受創的情況下,獨立媒體亦痛失資金來源,面臨隨時倒閉的命運。
研究獅子「族譜」,可以拯救大貓們?
作為超級掠食者的獅子,多年來野生數目一直令人憂慮。以非洲獅子為例,現時僅餘 25 年前的一半,約 25,000 頭。本週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探討不同獅子種群之間的遺傳關係。報告提及,重新認識獅子的演化,可能有助科學家將來重新安置獅子種群。
致在華非洲人:息事寧人才是常識吧
本月,在中國廣州生活的非洲黑人聲稱受中國人歧視,在民間層面,遭房東趕走、酒店餐廳拒絕接待;到被警察監視、驅趕甚至沒收護照。同月 10 日,尼日利亞眾議院議長 Femi Gbajabiamila 就事件召見中國駐當地大使周平劍,讓人以為非洲領袖們為一眾僑民挺身而出。但非政府組織 Appreciate Africa Network 創辦人 Samantha Sibanda 坦言,對非洲領袖們其後退縮感到失望。
陶傑:若非洲也索償
武肺全球化,歐洲美國淪陷之後,全球關注非洲災情。
販毒、盜竊、種族、性,促成現代奴隸制
「奴隸制」的定義,乃指一個人為他人所擁有、法律視之為財產,並遭剝奪了自由人所擁有的大多數權利。現代是否已擺脫奴隸?又或奴隸制隨時代變遷,已換了形式?1839 年由廢奴主義者 William Wilberforce 成立的反奴隸國際組織(Anti-Slavery International),迄今運作超過 180 年。組織的存在,也許便是現代奴隸制的註腳。
抖音將成非洲最具影響力平台?
在看似飽和的社交媒體競爭中,抖音國外版 TikTok 於非洲突圍而出,尤其在尼日利亞、肯亞和南非三地,成為增長最快速的社交應用程式。網媒「石英財經網」(Quartz)分析 TikTok 搶佔非洲網絡的市場策略,指出其優勢在於「內容在地化」、「充足配套支援」以及「善用網絡名人」。
全球口罩荒:中國商人在非洲的口罩爭奪戰
武漢肺炎爆發後,全球口罩需求急增,市場供應還未回復穩定,不單在香港和大陸一罩難求,連帶美國、南韓等國家都鬧口罩荒。在香港,近日就有商人開設口罩生產線,有民主派政黨甚至遠赴洪都拉斯搶購口罩。這場口罩爭奪戰,更蔓延到非洲,不少中國商人在非洲大量掃貨,有專家就憂慮會威脅非洲脆弱的醫療體系。
第二波蝗蟲將至,東非如何防控?
2020 年初,東非面臨嚴重蝗災,數十億隻蝗蟲啃食上千萬英畝農地,為肯亞 70 年來首次、亦是埃塞俄比亞及索馬里 25 年來最嚴重的一次蝗禍。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出警告,由於當地進入種植季節,蝗蟲的第二次孵化將對當地 2,500 萬人口的糧食安全造成威脅。為防止第二波蝗蟲出現,非洲國家正借助科技,希望趕在蝗蟲到來之前將其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