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南部城市拉古納(Laguna)有個漁業社區,長期與野生海豚一起捕魚,建立跨物種合作關係。科學家則首次利用無人機、水底錄音器材等工具,記錄當地人與海豚如何協調,發現成功合作的關鍵,在於兩者擅長閱讀彼此的肢體語言。
海豚
|共7篇|
海豚都會識幾個兄弟一齊追女仔?
新研究發現,海豚之間的社交關係可維持長達十年以上,牠們在小團體中會互相合作,亦會跨團體結盟,幫助同伴尋找配偶,更懂得擊退「情敵」。美國麻省大學達特茅斯分校行為生態學家兼論文主要作者 Richard Connor 直指:「在我們的研究之前,人們仍認為群體之間的合作結盟,是人類獨有的行為。」
日本野生動物反擊戰
隨著氣候變化影響動物的棲息地,為了生存,牠們開始學懂與人類對抗。在日本,熊、野豬、猴子,以至海豚都變得更大膽及更具侵略性。有別於以往動物多於人跡罕至的地方襲擊人類,近年這類事件更多在大城市郊區發生。
烏克蘭戰爭導致黑海海豚死亡?
自 2 月以來,烏克蘭、保加利亞及土耳其一帶的黑海海岸已有數以百計海豚死亡。2 月同時是烏克蘭戰爭開始之時,美國國際公眾電台(PRI)引述科學家意見指,戰爭可能是造成許多海豚死亡的原因,因為海軍用於定位其他船隻的聲納系統,會發出強大聲波,可能使海洋動物迷失方向。
Moyashi:野豬、馬騮、還有會轉彎的中華白海豚
野豬們只能祈求太歲手起刀落幾次後便消氣,或者突然出現其他更重要的政治任務,於是忘記自己的存在。馬騮可能是下一個犧牲者,當然香港人也是替死鬼的大熱人選之一。
圈養海豚太殘忍,由機械海豚做替工?
水族館和海洋主題公園圈養鯨類動物作表演和觀賞用途之舉,向來為人詬病,指這是打著教育公眾的旗號,讓原本應在海洋自由生活的海豚,被困在有限的活動空間,甚或被迫訓練來表演。有見及此,美國有工程公司設計出機械海豚,其迫真的程度,或能解救牠們於被圈養的困境。
尼爾:敞開心,去看見我們願意注意的事物
The Cove 觸動人心之處,是主角 Richard O’Barry的故事:從青年時已開始與海豚有很深的情感聯繫,曾任海豚訓練師,與他有深刻情感連結的海豚被冠以人類的名字,後來他的海豚朋友 Kathy 在被囚禁的環境之中,在他的懷裡死亡,喚醒了他的良知,因而決定不再繼續站在迫害者的一方,投身及推動拯救海豚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