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1 月 3 日,美國人將投票選出總統,同一日,科羅拉多州的選民將就第 114 號提案投票,決定是否要重新引入灰狼。這項議案背後是洛基山灰狼行動基金發起的公民行動,目標是恢復生態平衡,最快於 2023 年底開始生效。
野生動物
|共38篇|
經歷山火之後,樹熊如何繼續生存?
去年延續到今年年頭的澳洲山火,燃燒面積約 73,000 平方英里,估計當時有 30 億隻動物身處燃燒地帶之中,情景觸目驚心。在山火季節再次迫近之際,科學家使用熱源無人機追蹤動物,以及研究樹林再生情況,希望確定像樹熊等生物,在火災後的環境中如何繼續生存。
【似曾相識】越南抗疫神話不再,病毒從何而來?
全球都被武漢肺炎所困擾之際,越南似乎成為了一個奇蹟,數月以來未有任何死亡病例,甚至沒有新增本地確診個案。正當當地人逐漸將口罩留在家中,外出過正常生活時,神話卻開始破滅,新疫情近日再次出現,更有蔓延之勢。
中國來投資,順便盜獵美洲豹
在中南美洲的美洲豹(Jaguar)近年連環被殺。「紐約時報」引述研究指出,當中國加緊投資開發中南美洲的同時,當地盜獵情況變得更為猖獗。野生動物專家發現,許多美洲豹的交易都與中國公民有關,或是以中國為貿易目的地。例如玻利維亞當局曾截獲送往中國的包裹,裡面就裝有數百隻美洲豹犬齒,預計將會被製作成珠寶。
利用太空科技,讓野生動物不會無聲消失
面對盜獵、氣候急劇變化、疾病、污染等問題,很多生物在地球上無聲消失。一個名為「ICARUS」的計劃,就利用太空站上,加上在動物身上安裝的微型感應器,徹底改變追蹤動物的技術,有助更深入了解和拯救野生動物,甚至可助人類脫險。
【大象吞炸彈】 過時、殘忍的保護動物條例
上月,印度喀拉拉邦(Kerala)一頭懷孕母象吞下了內藏炮仗的菠蘿,上、下顎及舌頭皆遭炸碎,其後傷重不治。儘管當地警方已拘捕 3 名涉案疑犯,但有國會議員及媒體報道質疑,訂立於 1960 年的「防止虐待動物法」一直未有修訂,加上其他法例漏洞,能否真正懲治以殘忍方式殺死動物的人,以及起該有的阻嚇作用。
禁之不絕的中國野生動物交易
今年 2 月,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根據該決定,人工繁育、飼養的陸地野生動物亦在禁食之列。如此一來,過去依靠飼養野生動物成功脫貧的人,可能會因禁令而再次苦於生計。「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 Steven Lee Myers 從中質疑,禁止交易、食用野味的措施或因此無法持續執行。
【玩火行為】印尼仍開放野生動物市場
近日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的研究團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能感染蝙蝠及人類的腸道細胞,認為病毒很可能源於蝙蝠。但印尼托莫洪的肉販仍於野生動物市場上聚集,為當地人提供野生蝙蝠、老鼠、蛇及蜥蜴,情況猶如引火自焚。
城市生活讓野生動物更為聰明?
即使在人煙稠密的市區,野生動物皆隨處可見。也許是天然食物不足,也許是習慣成自然,許多時候牠們都選擇吃人類的餘食。久而久之,牠們都學懂了如何在街巷之間找食物,甚麼時候出現在甚麼地點能飽腹一頓…… 城市的生活模式讓野生動物變得更聰明了嗎?英國廣播公司嘗試找出答案。
中國禁野味,東南亞走私有望絕跡?
武漢肺炎持續肆虐,中國最近下令禁絕野味市場,包括禁止狩獵、捕捉、交易、運送及進食野生動物,以減少病毒經動物傳染人類的機會。東南亞長期是野味走私出口中國的集散地,尤其是泰國,消息一出,當地保育團體表示必須把握時機,杜絕野生動物交易。
不禁止野生動物買賣,將有下一場疫症
人類總是犯同樣錯誤。由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像非典型肺炎(SARS)由食用果子狸而起;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的出現始於中東駱駝,是次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則懷疑源頭來自武漢出售野生動物的街市。據「紐約時報」報道,從過往致命經驗,環保人士學到的公共衛生教訓是:若要預防來自動物的流行病,就必須停止全球野生動物貿易。
信天翁:非法捕魚剋星?
合法捕魚船都有登記以及獲發牌照,它們必須遵守法律,在限定的地點和時間,捕取限定的數量及品種。但是公海不受任何一國的法律管轄,而在浩瀚的公海上派遣巡邏船隻或者飛機,效率也極低。如果可以在 30 日内派遣 100 名觀察員,覆蓋 10,000 公里的範圍,情況就截然不同了。因此,「信天翁哨兵團」應運而生。
政府保護老虎,村民卻隻字不提?
老虎雖為「森林之王」,卻因人類砍伐森林,數量急劇下降,被列為瀕臨絕種動物。後來印度展開保護老虎計劃,成功恢復老虎數量,亦設立受保護區「老虎走廊」作為其棲息地。但當全國人民擁戴老虎,視牠們為印度之光,在果阿邦(Goa)北部分區薩塔里(Sattari)的村民卻不這樣想。無論是政府或人民,每當提起老虎,便極力否認或掩蓋真相。
山火後遺症:大批動物死亡的生化危機
正常情況下,這些腐肉會吸引成群的腐食動物,但是由於這次大火造成的死亡數量,遠超腐食動物的數量,來不及清理,於是變成細菌和昆蟲繁殖的溫床,情況令人憂慮。腐屍分解時,釋放出大量氣體,以及液化的殘骸、屍體的酸液和微生物的混合物,這一切都將為土壤所吸收。
山火煉獄之中,動物如何自救?
澳洲叢林大火燃燒近 5 個月,本土野生動物家園被燒毀,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最新估計,山火已造成澳洲東部多於 10 億動物死亡。難道動物在山火之中就只能坐以待斃?查爾斯史都華大學生態學副教授 Dale Nimmo 指出,在等待救援以外,動物其實也懂得適應惡劣環境,以及用與生俱來的智慧保命。
灰松鼠的厄運:英國生態問題的替罪羊?
問題是,政府面對任何動物的問題,向來總是輕易選擇撲殺,而不是及早設法讓公眾明白,將灰松鼠趕盡殺絕是不可能的。全英國唯獨是威爾斯的安格爾西成功滅絕了灰松鼠,當地政府總共耗費 1,019,000 英鎊才殺光 9,597 隻灰松鼠,即每殺一隻平均耗費 106 英鎊,從頭到尾一共花了 16 年時間。
救命 Blue Blood:馬蹄蟹對製藥業的關鍵影響
他表示生物醫藥業誇大了檢測劑的重要作用,因此導致馬蹄蟹被濫捕。「保障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其實是為人類未來買保險,但此一理性目標,總是不敵人類追求經濟增長和眼前利潤的慾望。」
追蹤草原鵰到伊朗後失聯,使研究項目破產?
失聯之後重新得到 Min 的消息,雖然令人高興,但收費比平時貴了 3 倍。慶幸的是 Min 一個星期前離開了伊朗,進入沙地阿拉伯,那裡的數據收費較便宜。
人聲,連猛獸都驚?
人類可算是世上最恐怖的生物。人們說話的聲音有時不僅滋擾同類,更會嚇壞山獅等猛獸,令野外獵食者減少活動,最終令整個生態系統失去平衡。
李衍蒨:為動植物尋找死因
最近,泰國狗狗誤登船來到香港後,迅速被處理掉的新聞,讓人傷心難過。這類型的悲劇,坦白說,每天都在我們周遭發生。或許不是誤登船隻的寵物,可能只是山路上的猴子被高速行走的汽車意外撞倒,可能是無辜誤食毒藥的流浪貓狗,可能是觸電的鳥隻,這些事件發生在我們生活環境、大自然當中,又有誰為牠們查明真相?又有誰為牠們找出喪生前的片刻經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