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綠色債券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要把發債得來資金,用於綠色項目之上,例如一些再生能源、能效提升、防止污染及污染管制、廢物管理、水資源及廢水管理,以及綠色或低碳建築等相關的工務工程之類。但香港有綠色項目嗎?
官僚
|共22篇|
加州鬆緊無度的限聚令
加州的防疫限制令細如牛毛,但標準莫衷一是,反對意見認為,加州政府的命令是任意和荒謬的,政府區分「必要」和「非必要」營業的標準到底是甚麼,為甚麼他們有權這樣做?
陶傑:吃民間企業的傳統
中國的市場到底應該「國企」為主導,還是由私營的民企遍地開花?已經不是今日才出現的問題。
陶傑:中國所沒有的「知識分子」
自從洋務運動以來,中國現代化失敗,原因之一,可以歸納為中國人社會無法出現「知識分子」,中國歷代相應的只有「士大夫」。
鄭立:九品芝麻官 —— 原告變被告,沒有法治只有政治
正義取得勝利,是因為主角得到了比其他角色們更大的權力。沒了。不是因為他有道理,不是因為他找到了甚麼大線索,就是權力大過對方。好人得勝,背後的訊息卻沒有比較理想,勝利只因為幸運地得到權力的眷顧,放在現實,這算是甚麼好結局呢?
【黎巴嫩爆炸】國本殘缺,再炸開一個大洞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大爆炸,造成數千人死傷,全城 10% 人口流離失所。有黎巴嫩記者指,事件再次暴露政府深入骨髓的腐敗無能,憤怒的民眾已經動員起來追究官員責任,始自去年的反政府抗爭運動,勢將在短期內重燃。
「平庸之惡」主角艾希曼的一生
哲學家漢娜鄂蘭在探討極權的邪惡本質時,提出「平庸之惡」(the banality of evil)一說。她發現成就極權的人,不一定是窮凶極惡,也可能一班沒有思想,沒有個性,只懂唯命是從,在體制內等升職的人。可是這些人未必沒有後果的,「平庸之惡」的主角艾希曼,即使跑到天涯海角,最後也被捕和處死。
旁觀者眼中,林鄭的墮落
自去年反修例運動以來,坊間對特首林鄭月娥的評論,多以近年言行來分析其性格特徵。在最新一屆人權新聞獎的「調查專題」分類中,得到大獎的 Timothy McLaughlin,走訪了多位跟林鄭曾經或現在的好友和共事者,理順其性格和香港的政治制度,如何形塑出這位民望屢創新低的女特首。
鄭立:百戰小旅鼠 —— 將責任與判斷力外判的結果就是自取滅亡
旅鼠做事是不看結果,不看成本效果的,對於他們來說,一切都是「盡做」,「唔係仲可以點?」,就算這件事的結果是必然死亡,例如向前行就會墮樓,或者是成功率超低,失敗風險極高,成本效益極低,他們都只會認定自己做的事是正確而且是唯一應該做的,並且堅持做下去。
鄭立:阿森一族大電影 —— 濫權官僚遠比恐怖分子邪惡
當年看電影時,只覺得這角色很卡通,執行環保政策有需要殺光市民嗎?但過了十多年之後再看,就開始理解這角色出奇的寫實,因為他正是現實的某些公職人員的寫照。
【不是哥斯拉】日本防疫不力,罪在根深柢固的官僚主義
「(病毒)是飛沫傳染。只要不直接接觸就不會感染。不會有人咳嗽大到飛沫飛到很遠的地方,又不是哥斯拉。」這個毫無危機感的「笑話」,出自主掌日本衛生事務、厚生勞動省的一名高層口中。但日本政府在是次抗疫戰上的失言失策,還不止於此。
重溫伊波拉危機:世衛的災難級應對
武漢肺炎爆發後,世界衛生組織反應遲緩,受各界炮轟,其中更有數以十萬計的網民聯署,要求一面倒唱好中國的世衛總幹事譚德塞問責下台。可是,當我們重溫 2013 年 12 月爆發的伊波拉危機,就會發現低處原來可以更低,而當時統領世衛的,正是香港人熟悉的「雞珍」陳馮富珍。該次伊波拉危機奪去超過 11,300 人的性命,是 21 世紀最大的疾病災難。
包大人:官僚是公關的最大敵人
說實在的,好的公關不怕記者問題艱深,也不怕各式各樣的危機,最怕是官僚。
歐洲官僚和人民的雙語記
有學者認為,馬克龍和勒龐的對立,是一部歐洲當代的「雙語記」。
陶傑:商人的盲點
總統杜林普面臨 2019 年,除了國會失去了眾議院多數,「通俄門」發酵,其專橫囂霸的性格將會由贏選時的魅力優勢,逐漸轉化為負資產。
低科技萬歲:為何 Fax 機仍然未被淘汰?
在今日,辦公室人員和商務來往,已頻頻依賴 WhatsApp 和語音信息作溝通,連收發 E-mail 都嫌麻煩,誰還會特意使用一台 Fax 機「過紙」,甚至需要依賴 Fax 機維持部門運作?事實上,情況剛好相反,在美國,精英雲集的醫療機構和執法部門中,Fax 機依然大派用場。
鄭立:香港共和國 —— 高官把社會搞成怎樣也沒所謂,反正後代退休都在加拿大
「香蕉共和國(Junta)」 發生在某個裝成民主有議會、有制度的專制國家,玩者扮演的是這國家裡的黨派或家族。對了標題我寫錯了,是「香蕉」共和國,我文盲寫錯了。
鄭立:夏威夷 —— 夏威夷,就是華夏威震蠻夷
「夏威夷(Hawaii)」三個字,你聽到會想起甚麼?陽光沙灘?水果?草裙舞?還是偷襲珍珠港呢?我的話就是偷襲珍珠港,如果真的是偷襲珍珠港,這個桌遊就應該是一個日軍打美軍很熱血的軍事桌遊吧?可是不是,這遊戲一點也不陽光,你怎會想到一個叫夏威夷的遊戲,內容竟然是學習扮演政府高官搞基建?
甘願淪為配角,微軟 CEO 的股價翻倍之術
曾經被視為日暮西山的微軟,近來似乎有著回春的跡象,第一財政季度(截至 9 月 30 日)總營業額年增 12%,為 245.4 億美元,比分析師預估的高出 10 億美元,股價首度突破 82 美元,來到歷史新高。6,000 億美元的市值,更是自 2000 年網絡泡沫化以來最佳表現。寫下這一頁近乎滿分成績表的,是微軟第三任行政總裁納德拉(Satya Nadella)。他上任以來,讓微軟的股價從 40 美元一路上升到 80 美元,足足翻了一倍。
鄭立:為何新創公司要避免官僚出現?
如果我們把全社會最高質素的人,都放在官僚制度裡,是否就不會再有無能的官僚呢? 把精英都放進去不就行了嗎? 要解答這件事,我們要先了解,官僚大概是甚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