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情局

|共7篇|

【東德無間道】一名雙重間諜的冷戰記憶

日本動畫 Spy x Family 隱約可見冷戰時代東西德諜戰的影子,而寫成溫馨搞笑的間諜喜劇,現實中諜戰卻遠遠不是如此浪漫。兩名荷蘭學者研究間諜工作,近年多次訪問化名「M」的前雙重間諜,冷戰時代先後為荷蘭和美國服務,以間諜身份滲透東德情報機關,陷於亦敵亦友的關係,更受過東德嚴刑逼供,晚年卻要飽受創傷記憶的煎熬。

俄國運籌帷幄原因:諜戰

近日傳媒都在直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影像,但除了空襲和地面進攻外,間諜戰亦是另一個沒有直播的戰場。「華盛頓郵報」外交事務專欄作家 David Ignatius 提醒,諜戰絕不限於情報收集或網絡攻勢,身為前蘇聯特工的普京,疑早有暗殺烏克蘭政要的計劃。回顧烏克蘭反抗蘇俄的歷史,我們絕不能輕視俄羅斯情報機關的滲透能力。

收買間諜要多少錢?

盜竊或刺探國家機密的間諜,想當然屬高風險工作。冷戰時代,蘇聯便有紀錄曾處決為美國情報機關效命的雙重間諜。間諜面對人身安全威脅,以重金厚酬換取他們高風險付出,聽來合理,不過有媒體就報道,事實未必如此 —— 收買一名間諜的開支,花費可能不高。

以國家之名殺人:美國的政治暗殺史

今年 1 月 3 日,美國政府派無人機空襲巴格達國際機場,擊殺蘇萊馬尼。暗殺行動由杜林普親自下令,使中東一時間戰雲密佈。在美國歷史中,不乏類似的暗殺行動,美國歷史學家兼作家 James Johnston 去年就出版新書 Murder, Inc.,講述在甘迺迪和詹森總統任內的中央情報局(CIA)是如何運作,特別是如何處理古巴問題。

當不了間諜的貓

要成為一個出色的間諜,懂得隱藏身份自然是必要條件。但間諜身份敗露的事件時有發生。既然如此,訓練出不懂人話、行為與人不同的動物成為間諜,或許能多一重保障。通常,人們對其他動物的警覺性,比人類自身要低。經過訓練的動物,取代人類間諜的工作似乎大有可為。美國中情局(CIA)在 60 年代,便展開 Acoustic Kitty 計劃,嘗試訓練貓隻成為間諜,安排在目標人物身邊進行竊聽工作。

桌上遊戲助 CIA 吸實戰經驗?

David Clopper 在美國中情局(CIA)任職 16 年,擁有雙重任務:既是高級收集分析師,亦為部門製作紙牌和桌上遊戲,參加者既有情報官,也有時局分析員。不過,遊戲無關娛樂,純為訓練而設。Dungeons and Dragons 和 Pokémon 等遊戲名作,都是他的「創作」靈感。

刺殺暗器大全:雨傘、煙斗、信鴿?

今天的間諜戰都轉到電腦網絡上了,再回顧冷戰時代的間諜暗器,竟也生出一種懷舊的好感,好像占士邦真的存在那樣。雖然用今天的高科技來衡量,這些暗器顯得頗為誇張,只能當作電影道具來看,事實上都是合格的殺人武器,都經過真實流血事件的驗證,以下是華盛頓國際間諜博物館的部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