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恐怖襲擊過後,美國政府誓要向恐怖組織「阿爾蓋達」算帳,特種部隊終在 2011 年 5 月 2 日,突襲頭目拉登的藏身之所並將其擊斃。這個曾經令人聞風喪膽的名字,隨著其屍體沉入大海而被大眾淡忘。但原來拉登死後十年,影響力依然健在,足以動員聖戰分子,他到底是如何辦到?
個人形象
|共12篇|
The Beckhams:「人買人」的個人品牌時代
來到網絡平台主宰一切的新時代,儘管碧咸早已掛靴離開球場,維多利亞亦不再是歌手,但他們的名氣絲毫未減。打開 Instagram,整個碧咸家族的影響力無處不在。「衛報」專欄作家 Gaby Hinsliff 形容,在這 20 年裡,碧咸夫婦成功開創了一種前所未見的賺錢模式:「個人品牌時代」。
夕立:女團綜藝節目發展之路
團成員透過歌曲、粉絲互動及綜藝節目的設計逐步構成不同「人設」。此篇嘗試退回基本步,思考一個問題:為甚麼女團冠名綜藝節目,會發展成今日這種形式?這種形式又與日本電視文化有何關係?這要從不同形式的喜劇表現,「漫才」說起。
夕立:偶像女團的自省與自白 —— 談歌詞中的偶像人生
乃木坂 8 年前成立到現在,姐妹團體欅坂亦踏入第 4 年,當然不乏成員對「偶像女團」人生反思的自白歌曲。這種歌曲每每唱來有血有淚,通常講述某些成員的處境。這種歌比不少主打歌,主要歌頌偶像的光明面、鼓舞聽眾、歌頌人生光明面的歌曲要賺人熱淚,更使支持者對這些成員的處境感同身受,使死忠們更熱烈地擁護打負方戰、正在苦難中掙扎的她們。
夕立:百合女團的必然與偶然(下)
由於欅坂 46 成員本身的性格,以及她們表現出來的「病嬌」特質,使營運方將「百合」故事變成好幾十集綜藝節目的主軸,甚至被已畢業的成員米谷奈奈未打趣:「這團各種意義上都有問題」。
夕立:百合女團的必然與偶然(上)
前文提到「女團」各成員皆有必要在綜藝節目中建立自己的「人設」。與此同時,「人設」與真實的她們有著複雜的互動關係。握手會使粉絲與偶像的互動變多,然而人設的出現卻意味著彼此之間的互動更趨二次元化,容許動漫甚至同人誌式的幻想在女團出現 —— 當中包括了同性戀想像。
御用攝影師如何塑造美國總統形象
美國總統的鮮明形象,到底從何而來?很大程度,都得歸功於白宮攝影師。他們以一張張照片,記錄了總統的舉手投足,給世人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不過,原來在約翰甘迺迪執政之前,並無「白宮攝影師」一職,僅靠不同的軍方攝影師,在國宴及外訪等重要場合拍下實況。
夕立:偶像團體的人物設定
每位成員在節目中的「人設」表現亦對他們將來發展非常重要。他們在綜藝節目中所表現出的「人設」,最少有著在以下 3 個方面發揮作用:首先、每週一集長約 25 分鐘的節目,若平分給眾成員,則每人只有約 1 分鐘左右,如何自己為自己添戲,搶得鏡頭時間乃是成員間心照不宣的競爭;反之,如果沒有這種競爭,綜藝節目就會變得很悶場。
夕立:日本新偶像團體如何建立知名度?
最近筆者迷上乃木坂 46 及姐妹團體欅坂 46,並不斷重溫她們的綜藝節目。有別於松岡茉優有著「女優」身份,身為新生偶像團體的她們更依賴綜藝節目的表現與「キャラ(個性)」建立,為她們建立各種業務聯繫,並將她們營運成為一個經濟體。觀看她們這些偶像團體的節目,似乎有助我們了解日本綜藝節目對她們知名度的影響,以及日本綜藝節目在電視收視日漸低下的年代中的特別地位。
夕立:為何松岡茉優會被稱為「自然派女演員」?
「日經新聞」最近公佈了日本最受歡迎女演員排名,新垣結衣、綾瀨遙、石原里美等女演員,名列前位毫不令人意外。值得討論的卻是在「急上昇女演員」排名裡面的兩位:松岡茉優以及吉岡里帆。她們在媒體裡面表現出來的形象與所謂「正統派女演員」大相逕庭,之前甚至有日本評論人以「自然派女演員」稱之,究竟她們出道到現在與其他女演員的分別在哪呢?
新「粉雄救兵」跳出中伏魔咒
長久的觀影經驗教會我們,續集無非是消費口碑的中伏系列,不過最近 Netflix 重啟的真人騷「粉雄救兵(Queer Eye)」似乎就跳出魔咒。儘管新一季徹底更換主持陣容,但同志改造直男梗依舊。開播而來好評如潮,更在「爛蕃茄」獲得 100% 新鮮度,大有超越前作之勢。不過新一季究竟贏在哪裡?不為別的,只為時機正好,甚至說是一場下給生活閉鬱的男士們的及時雨也不為過。
在哥倫比亞,靠「矯牙」向上爬
所謂「講嘢最緊要有牙力」,在哥倫比亞有一口靚牙,真的很重要。不少人在年幼時會做俗稱箍牙的牙齒矯正手術,對於他們是痛苦的時期,除了不便以外,還有是戴著牙箍(矯正器)實在是不好看。可是,英國自由記者 Amalia Illgner 在文化雜誌「經濟學人 1843」說道:「不同於我 14 歲的時候,這些哥倫比亞人似乎對於矯正器感到十分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