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會慷慨借出串流平台賬戶,與更多親友一同享受視聽娛樂,目前就有超過 1 億 Netflix 觀眾使用借來的賬戶。不過,Netflix 表示 2023 年會開始終止這種借用賬戶手段,令正共享別人賬戶的人一同付費,但如何施行而不得罪用戶,將會是一大挑戰。
Netflix
|共176篇|
紀浩基:兩個時代的終結,兩種不同的結局
兩部關於時代結束的劇集,一部去到第 5 季仍愈戰愈勇,可惜劇組表示因女王駕崩而暫停;另一部首季就已叫人放棄,同樣的題材,卻得到不同的結果,命也!
林喜兒:「王冠」第五季 —— 年代愈近,歷史愈遠?
闊別 2 年,「王冠」第 5 季上星期上架。隨著 2021 年菲臘親王離逝,今年 9 月,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也離開人世。世界變了樣,王冠也有了新主人。
查理斯三世剛登基,「王冠」劇情卻走向尷尬時刻
「華盛頓郵報」近日有專文指出,與前季角色早已亡歿不同,Netflix 劇集「王冠」第五季中講述的人物大多仍然健在,也由此引發更多爭議。
紀浩基:「窺視者」—— 恍如「美國恐怖故事」的衍生劇
由於這宗騷擾案仍是懸案,因此劇中並沒有給出一個確實答案,有著多個可疑的可能性,角色突轉也充滿趣味,整件事到底是人為事件,還是靈異現象,均混搭其中。
鴻若遠:「青春愛爆炸」—— 除了「3D 肉蒲團」,外國人也會拍人體爆炸
在 Netflix 上,大部分人都是追逐劇集或真人騷,比較少留意它的電影。筆者近日發現了一部電影,還以為是新片,卻原來已在 2020 年上映,由資深編劇 Brian Duffield 首次執導,根據青春輕小說作家 Aaron Starmer 的同名小說改編之 Spontaneous。
紀浩基:「食人魔達默」—— 從食人看世界
近期 Netflix 之友最關心的,應該是新上線的 10 集迷你影集「食人魔達默」(DAHMER-Monster: The Jeffrey Dahmer Story),它透過橫跨 70、80、90 三個年代,呈現美國最血腥的連環殺手達默,所犯下長時間的殺戮罪行。
毒梟聖徒 —— 真實的蘇利南前總統
Netflix 韓劇「毒梟聖徒」(Narco-Saints)因描述南美國家蘇利南為毒品國家,引起蘇利南政府不滿。該國外交部長 Albert Ramdin 指「蘇利南不再是與毒品有關的國家」、國家形象有被污衊之虞,將採取法律行動。劇中不少角色都有原型,例如劇中的全耀煥,就是蘇利南大毒梟趙奉行;昔日的蘇利南如何,也可以從與趙奉行相熟的軍事強人、前總統鮑特瑟(Dési Bouterse)身上窺見一二。
林喜兒:「絕命律師」最終回 —— 見證完美劇集的誕生
2008 年「絕命毒師」(Breaking Bad)首播,到 2012 年第 5 季完美落幕,被公認為最出色的劇集。然後2019 年有後傳電影 El Camino。到了 2015 年,再推出前傳劇集「絕命律師」(Better Call Saul),經歷 8 年 6 季,上星期播出大結局,不少評論更認為成績甚至超越「絕命毒師」,個人亦很認同。
鴻若遠:「全面失控:1999 胡士托音樂節」—— 解構完美風暴形成原因
1969 年提倡愛與和平的胡士托音樂節(The Woodstock Festival),是音樂史上,甚至是美國史上的一個重要活動。當年的倡議者一直希望重辦,1994 年嘗試過,卻不太成功,1999 年找來娛樂公司老闆投資,在紐約附近的羅馬市,一個舊軍事基地進行,結果 3 日的音樂會,最後演變成大型騷亂,以災難結束。
林喜兒:「中佬單身日記」—— 同志版「色慾都市」
因為是 Darren Star,沒法子不與「色慾都市」比較。Netflix 上星期上架的「中佬單身日記」(Uncoupled)是 Darren Star 的最新作品,再次以紐約為背景,描寫中年男同志的愛與慾,被視為同志版的「色慾都市」也相當合理。
鴻若遠:「消失的劫機者」—— 對未知的執迷
如果你是那種非要得到答案的人,在看畢這套紀錄片後,恐怕只會讓你更心癢癢。因為到最後,它並沒有增加到對某一個嫌疑犯的肯定,反而增加了各種可能性的聯想,讓你糾纏上一段長時間。但這個不正是我們喜歡懸案的原因嗎?
鴻若遠:比電影更迷人的故事 —— 談論電影的起源
短片就像一段影像的散文,配合著看,雖然你沒有在那個美國小鎮成長,但也會讓你想起,到底當年看「大白鯊」的時候,自己身處哪裡,以及跟誰去看。在串流平台氾濫的年代,雖然我們追逐著最新的美劇或電影,但有時候透過一些講述老電影的新節目,從而回憶一下舊事的美好,也算是新香港的一種風景。
紀浩基:「莫測高深一女生」—— 從真實霸凌個案伸延出來的娛樂驚慄劇
近期 Netflix 重點的「莫測高深一女生」(Girl from Nowhere)已推出第 2 季,故事吸引在於每集單元都是以泰國的真實校園欺凌事件或醜聞來改編,有老師搞大女學生肚子、富貴千金醉駕撞死人後,期望以錢解決、同學霸凌虐人致死等,各種社會、性別和階級的問題都包含其中。
曾詩敏:Hustle —— 熱血追夢的籃球員
或者是因為處於體育的圈子,熱血的故事已經近乎天天在身邊,切切實實地上演;加上是做媒體的工作,看電影很容易犯「職業病」,要求較高,所以對運動題材的電影,有時會比較揀擇。不過最近在 Netflix 看到籃球電影「籃兒當搏盡」(Hustle),心血來潮按進去一看。
林喜兒:SuperNature —— 喜歡的請鼓掌,討厭就不要看
一小時的 SuperNature,除了如題講及超自然外,最惹人談論的是開首談及跨性別人士以及「cancel culture」。前者,不用多解釋,就是認為不應以跨性別人士為笑話。然後 Ricky Gervais 談笑話、談喜劇,有人不喜歡,有人感到心靈受創,但這都是很主觀,很個人。
鴻若遠:「華麗最終回」性別議題的完美風暴
去年著名棟篤笑演員戴夫‧查普爾﹙Dave Chappelle﹚在 Netflix 推出了特別節目「華麗最終回」,因當中大開了 LGBTQ 的玩笑而惹起爭議。爭議不僅來自外部的跨性別團體,更有 Netflix 內部支持 LGBTQ 的部分員工,他們極為不滿。
池逸知:赤膊上陣賣時裝的 Abercrombie & Fitch
作為潮流商品,隨潮流而起落,也只能跟這班大隻男模在中環說聲再見了。
Netflix 訂戶下跌,打破「串流媒體是未來」的必然想像?
從一間郵寄出租 DVD 的美國公司發展至今天的國際串流平台龍頭,Netflix 可謂開創串流媒體革命,多年來訂戶不斷增長。不過公司早前表示,今年首季訂戶數字比去年第四季減少 20 萬,是十多年來首次下跌,更預計本季將失去 200 萬訂戶。英國「泰晤士報」電視副主編 Ben Dowell 就以英國觀眾及電視生態角度,撰文剖析過去人們堅信串流媒體掀起革命的想法,是否一直被誇大。
鴻若遠:合夥串流大限將至?—— Netflix 首推清剿搭棚戶
雖然此舉早晚會推至全球,但他們沒有選擇阻止非同住用戶,因為這是一把雙面刃,到底會讓正在看的人選擇全資開戶,還是直接轉投其他串流平台,未嘗可知,因此額外收費可算是比較折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