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0 年白羅斯總統選舉結果導致反政府示威以來,大量人士遭受打壓,多人流亡海外。但即使要在國外安身立命也不容易,總統盧卡申科近期就簽署法令,從護照續期著手,逼迫護照到期的流亡人士回國領取新護照。
反對派
|共11篇|
【泰政治】為何民主派民望高企,仍難保執政機會?
泰國自 2014 年爆發軍事政變後,政局持續不穩,更觸發年輕人長期抗爭。隨著 5 月 14 日泰國即將舉行大選,多名年輕社運人士都有望進入國會,但在不公平的選舉制度,加上軍方再發動政變的陰影下,民主派即使民望領先,要籌組政府依然舉步維艱。
抗爭過後的曙光:反對派曼谷市長查猜
2014 年泰國爆發政變,民選政府被軍隊推翻,軍方領袖巴育掌權至今。自此,泰國政府步向專制,有異見人士接連失蹤,言論自由被箝制。2020 年,當地爆發大規模示威,要求民主改革,但被政府鎮壓。泰國的民主宏願雖然尚未成真,但就有些微曙光,今年的曼谷市長選舉由反對派人士查猜(Chadchart Sittipunt)勝出,是政變後首次有反對派出任要職。
土耳其國內「冷戰」:伊斯坦堡的自治與專制之爭
中央政府與最大城市的「權鬥」,在歐美屢見不鮮。在愈發專制的土耳其,國家經濟瀕臨崩潰,伊斯坦堡這個由反對派主政的都會市,因中央與地方之爭而令自治和財政受壓,不只格外受到關注,更被學者形容為「冷戰」。城市福祉淪為政治籌碼,受害的卻是市民。
陶傑:單獨挑戰普京的硬漢
此兩人之間的博奕,是一場豪賭。然而,這是真正的政治異見分子,擁有鋼鐵的意志。普京為此一政敵,傷盡腦筋。舉目今日世界其他國家的民運領袖,納瓦爾尼確實鶴立雞群。
俄羅斯選舉:多黨任君選,除了他們……
俄羅斯國家杜馬選舉即將於本月 17 至 19 日舉行。此前,傳出在聖彼得堡選區有人意圖操縱選舉 —— 派出兩個長相、名字與反對派候選人酷似的「參選者」同區競選,混淆投票者。正當有人斥這種技倆是「嘲弄選民」時,原來低處未算低。設法阻止反對派參選,然後宣傳「我們一起選擇」(Выбираем Bместе),更是侮辱選民智慧。
邱翔鐘:誰說俄羅斯沒有男兒?
誰說俄國沒有男兒?納瓦爾尼就是反抗新沙皇普京統治的云云好漢中,最為勇敢的一位,人稱「普京最害怕的人」。
假民主把戲:極權專政下的「反對派」
普京早已明言,俄羅斯不容異議,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被送至流放地,他領導的政黨亦被禁止活動。但「紐約時報」發現,一個同樣主張反貪污及反鎮壓的全新反對黨,卻能夠蓬勃發展。分析認為,這個「新人民黨」獲俄府撐腰,旨在削弱納瓦爾尼的聲勢,分散抗爭運動、分化自由派陣營,這一切只為提供多黨政治的假象,自欺欺人。
異見領袖入獄,俄國反對力量反而更強?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 Alexei Navalny 去年 8 月遭神經毒劑攻擊,被送往德國醫治。即使遭逢過生命威脅,他在康復後,仍決心回國,繼續成為政權的「眼中釘」,最終在抵埗後立即被捕,近日更因「挪用公款」罪名被判入獄。但反對派核心人物被捕,是否代表反對之聲就能禁絕?事實是愈打壓,反抗的力量愈大,由 Navalny 被捕到入獄,莫斯科的聲援行動此起彼落。示威者當中,更有為數不少是首次上街抗議。Navalny 似乎是以自身,成功啟蒙了更多人。
禁之不絕,俄羅斯再現最大規模示威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上週冒險回國後,立即在謝列梅捷沃機場被扣留。他被捕後,反對派透過影片等呼籲支持者上街抗議,引起星期六的大規模示威,除首都莫斯科和主要城市聖彼得堡以外,還遍及全國 60 個城市,至今已有至少 3,000 人被捕,當中包括納瓦爾尼的妻子尤利婭、其發言人和律師。
【國際線】不能說的 Aleksei Navalny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 Aleksei Navalny 懷疑遭到毒害,令舉世注目,但總統普京過去 20 年間,從未於公開場合提及其大名,恰似哈利波特的最大敵人「佛地魔」一樣。分析師指出,因 Navalny「完全不受他們控制」,為政權所無法容忍,所以對他的名字尤為忌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