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二次迎接新生命的媽媽,我有時也會反思自己有沒有比上次做得更好。只有一個孩子時,會很自然地全神貫注在他一個人身上,對於育兒指引會跟得比較嚴謹,也很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成為二寶媽後,最大的改變是要重新學習如何分配時間去照顧兩個孩子。
幼兒教育
|共6篇|
筆是港媽:跟嬰幼兒講故事
在探索講故事的過程,我發現有時候,父母不需要靠書本上的知識,也不一定要依靠前輩的指引,就是通過 trial and error,我們也能找到最適合自己教子女的方法。
幼兒得到合適言語治療之前,家長可以做的事
兩歲是幼童入讀學前預備班的年齡,往往也是家長意識到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有差異的時刻,像有些幼童可以說個不停,有些則沉默寡言。近日有報道指,一名兩歲女童因被幼稚園方發現語言表達較弱,經評估及轉介後接受行為及言語治療,但治療期間被治療師不停責罵至嚎哭,若年幼女童從此對專業治療有心理陰影,就需要家長耐心作出輔導。在覓得更合適的專業協助之前,父母可嘗試從日常生活入手,為孩童進行基本言語練習。
幼童疫下無社交,對日後會否有影響?
幼兒在疫症下幾乎與世隔絕,每波疫情之始,最先停課的總是幼稚園,不能正常上課,也不能再參加生日會或遊樂聚會。而從小經歷社交隔離,無法與其他小童相處,日後會否產生長遠影響?
當 AI 進入日本幼兒教育,會是怎樣?
對日本的幼教老師來說,過去要休息一個小時幾乎不可能,但現在終於實現了。
藍牙技術、機械人玩伴……日本智能幼兒園崛起
科技的有效應用,正擴展到幼兒保育相關的各個環節,而這並非只為提高工作效率。無論數碼化進展如何,最重要的,還是與孩童的接觸和互動。工作效率化而多出的空閒,並非用於繁瑣的雜務,而是真正投入幼保工作,不同企業正利用科技創造這樣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