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共489篇|

【圖解】疫情 3 年,時光機上看他們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 3 年,3 年是個怎樣的概念?若要回想過去這幾年,到底是如何走過的,或者也會赫然一片空白,不知從何說起。當日香港出現由內地輸入的第一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那是 2020 年 1 月 23 日。後來首次出現本地確診個案,那是 2 月 4 日,就此正式掀起疫情序幕。

世界醫學專家從 COVID-19 封城措施學會甚麼?

9 月 18 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宣佈當地 COVID-19 疫情已經結束。而在較早之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Ghebreyesus)亦表示全球大流行的終結已經「近在眼前」。全球大部分國家都陸續放寬、甚至完全撤回繁瑣的抗疫措施。9 月初,權威科學期刊「自然」就刊登專題文章,反思世界醫學專家從 COVID-19 封城措施學會甚麼。

莫坤菱:繼續拍下去,風雨不會沒了期

往高先電影院看「動態 Rolling —— 獨立電影拍攝計劃」時,一波三折。先是來勢洶洶的颱風,然後是大廈爆水渠導致影院停業,一改再改,終於在第 3 次成功達陣。看畢,很慶幸在大銀幕觀賞了 4 齣風格迴異、但竭力吐露香港人心聲與壓抑的電影,像我這三顧草廬的過程,風雨不會沒了期,戲內戲外,人們都在期望著破鏡重圓的一天。

在清零與共存之間:亞太國家的第三條抗疫路線

8 月 12 日,香港縮減入境隔離限制至 3 日酒店加 4 天居家隔離,不過仍然保留「健康碼」、「安心出行」、「口罩令」、「社交距離」等抗疫措施。過去兩年多,世界可以劃分為「動態清零」和「與病毒共存」兩大路線。學術平台「外交家」雜誌的評論指出,日韓澳紐新等亞太國家正走上第三條路線,以常理抗疫。

SaNOtize:COVID 鼻噴藥物更有效?

目前針對 Covid-19 的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均會隨時間減少,研究更有效的治療藥物相當重要。現時治療 COVID-19 的主要抗病毒藥物包括 Paxlovid、Remdesivir 及 Molnupiravir,我們或需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才能完全擺脫 COVID-19 對公共健康的威脅,較早前就有一款鼻噴霧劑完成了第三期臨床實驗,已在多國市場發售。

孩子口罩下成長,影響語言、表情等腦部發展?

孩子不再怕生,以往被視為成長的象徵。但經過疫症大流行,日本不少家長及幼兒工作員觀察到,毫不防範陌生人,或是無法認出熟人的幼童,在這兩年明顯增加。研究幼兒發展的學者憂慮,這是兒童在全民佩戴口罩的環境下長大,因而無法區別樣貌所致。部分托兒機構有見及此,正積極尋求讓防疫與溝通並存之法。

日本何時會向遊客開關?

許多人最後一次「返鄉下」去日本旅行,已是 2020 年前。因應疫情大流行,日本至今仍向外國遊客關閉邊境,「日本時報」引述關西大學教授估計,單是 2020 一年,當地因缺乏外國遊客造成的損失就高達 10.96 萬億日元;按此推算,兩年沒有外國旅客的損失可能達到 22 萬億日元。日本政府確實收到許多放寬邊境限制的呼聲,但目前開關與否,仍有不少考慮。

學校復課,有些學生卻長期失蹤

全港中小學恢復面授課堂,但經歷長期停課及網課,難保學生會喪失學習興趣。美國大部分學校去年秋季全面復課,但公立學校卻有多達百萬名學生長期缺席,意味著他們整個學年缺席率達 10% 或以上,究竟這些學生都到了哪裡?疫情如何推使他們放棄學業?

被背叛又覺羞愧:前線醫護遭受的道德傷害

全球疫情多番起伏,醫生、護士及應急人員等,始終冒著染疫風險,在物資緊絀的現場奮力搶救病患,背後的貢獻和犧牲無異於衛國士兵。近日一份美國研究指出,前線醫護在大流行初期,被迫對患者實施醫療資源配給,卻見其他人無視安全措施,因而受到的「道德傷害」,相當於退伍軍人的精神創傷。

COVID 後遺症:疲勞、睡眠障礙

香港理工大學上週發表研究指,4 成 COVID-19 患者在康復 12 個月內有疲勞綜合症。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洪克協痛症管理教授兼副系主任符少娥表示,康復者的疲勞成因未明。在澳洲,有學者正研究長期 COVID 症狀與慢性疲勞綜合症(CFS)的關係;澳洲廣播公司(ABC)就訪問當地醫學專家,嘗試解釋為何不少人會出現疲勞、睡眠障礙等問題。

【天災人禍】大型死亡事故,何時變得如斯尋常?

2019 年,中國武漢市爆發不明肺炎疫情,病毒自此傳遍世界。截至 3 月 12 日,COVID-19 已感染全球約 4.5 億人次,奪去超過 600 萬人性命,而由於部分國家或地區會有隱瞞疫情的問題,加上計算方式不一,死亡人數或遠高於這個數字。現時,美國本身亦累積近 100 萬宗 COVID-19 死亡個案,「大西洋」雜誌專題報道就叩問,何時開始,民眾對此等大型死亡事件已經視若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