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足不出戶成新常態,加上元宇宙的興起,可以想像未來只需戴上虛擬實境(VR)眼鏡,即可與世界接觸。目前虛擬接觸仍停留在 3D 視聽階段,鮮有 4D 實感。但據雜誌「新科學人」報道,有研究人員嘗試使用薄荷醇(Menthol)及辣椒素(Capsaicin)等天然刺激物,模擬周圍環境對皮膚帶來的感覺,以創造出更逼真的 VR 體驗。
觸覺
|共5篇|
【展覽】零距離接觸 藝術品都可以摸!
第七屆觸感藝術節以「原生觸感」為題,舉辦了一個可以摸的展覽。他們邀請不同的藝術家以觸覺為主進行創作,當中所使用的物料及呈現的方式,除了包含各種感官元素之外,策展人亦希望觀眾能從中反思藝術和大自然的關係。
【*CUPodcast】跨感官心理學:如何在生活中自製快樂?
五感健全之珍貴,在於可以在不同角度感受美好事物。然而,新書「跨感官心理學:解鎖行為背後的知覺密碼,改變他人、提升表現的生活處方箋」告訴我們,各感官並非獨立運作的部門,它們互相混雜,甚至會影響人類的情緒與決策。
你懷念有身體接觸的日子嗎?
「握手?不了。攬一下?咪搞。」疫情之下,社交距離有多遠隔多遠,身體接觸可免則免,可是這樣的情況,你能維持多久?摟肩搭背的日子不再,有人開始記掛相擁時的溫暖,但觸碰彼此除了是表達情緒的方式外,原來也是人類進化遺留下來的天性,對身心發展大有裨益。
痛與沉默之間:植物有感覺嗎?
植物是否真的不會覺得痛?這可能關乎肉食和素食主義者的主觀感受,但科學家們最近證實,植物不單跟其他生物一樣有感覺,而且對於被任何東西觸碰都非常敏感。痛與不痛,難以從植物身上觀察得到,不過,專家發現,植物確實會從它們的生長速度反映它們的感受,並非完全看不見的沉默。假以時日,人類過去對於動物和植物的物種分類,可能不再跟事實相符,需要重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