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漸長,發福可能難以避免。部分人或一直深受身形問題困擾 —— 自覺身形不理想,進而有感不安、打擊自信,甚至影響性生活。儘管更關心個人身形問題的主要仍是女性,但男性的相關趨勢亦值得關注。據悉尼大學一項大規模研究反映,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因對身形不滿而產生心理健康問題。
身體
|共15篇|
李衍蒨:永生的 Susan Potter
2017 年的春天,Susan 的屍體被鋸成 27,000 片 63 微米厚的薄片,並在約一年後組成一個高清、共享的人體地圖,與之前兩名計劃捐贈者一同成為全世界最知名的人體學習模型及人體地圖。
「交換身體」,對應心理障礙之法?
交換身體,看起來只是奇幻創作題材的一種,但在虛擬實境(VR)技術的幫助下,人們都有「變身」的機會。一項發表在 Cell Press 開放期刊 iScience 的新研究,便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將一對對朋友交換身體。而在交換期間,「身體錯覺」使他們對自己個性的看法,甚至記憶能力,均有不同的改變。
要成為大胃王比賽冠軍,有何秘訣?
來自美國加州的 Joey Chestnut 在過往 14 屆熱狗競食賽(Nathan’s Hot Dog Eating Contest)中奪得 13 次冠軍,堪稱大胃王界的米高佐敦。在本屆比賽,他甚至創下在 10 分鐘裡鯨吞 75 隻熱狗的驚人紀錄。能在短時間內吃下那麼多東西,到底是因為身體結構天生異稟,還是勤於鍛煉下天道酬勤?
年長但不一定老?靠眼掃描檢測生理年齡
每個人年齡都會隨時間增長,但身體衰老的速度卻不一樣。科學界多年來都未能找到統一測量身體退化程度的方式。來自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近日研發出一種眼睛掃描器,只要對眼部晶體進行光學檢測,就能得出生理年齡,令追蹤活人的衰老過程變得無痛又簡單。
歷史中不能承受之重:脂肪文化史
唐朝認為豐滿圓潤才算是美,究竟是否人類歷史的例外?美國歷史系教授指出,古時人類曾經普遍崇拜脂肪,但各地氣候、經濟、宗教和文化演變,脂肪的文化意義亦一再改寫。後來歐洲人眼中,肥胖甚至淪為墮落象徵,健美才是救贖的出路。
天氣冷時做運動,真會消脂更多?
天氣終於轉涼,運動更需動力,「消耗更多脂肪」似乎是最好的理由。健康雜誌如是說,傳統報章亦贊同, 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近日發表的新聞稿,題目也是「冬天運動消脂更多,對女性尤其顯著」。聽來言之成理,當人感到寒冷,的確需要消耗較多熱量,保持身體溫暖。然而,若以為冬季運動加速瘦身?怕是想得太美。
鄭立:我的身體知多少 —— 連人體的細胞也可以擬人化,太有創意了
這些細胞並不是機器,而是有喜怒哀樂,也會有很多人類有的不良行為,而人體生病的時候,在裡面就會變成像颱風一樣天災。不過也像香港人一樣,就算是天災,細胞們都會盡忠職守的老奉返工,反正他們最多是偷懶,沒可能轉職和辭職。看著這個故事可以讓你理解人體的運作,我也是這樣理解了人體的運作,雖然後來都忘掉了大半。
馬甲、長裙、寬肩……女性衣服的演變
甚麼是理想的女性身型?纖瘦、肉感、肌肉…… 一百個人可能會給出一百個答案。在沒有統一審美準則的現代,每人都可自由追求,自己認為的「美」。但對 18 世紀的女性來說,則不那麼幸運。時人對理想女性身型的審視,沒有百花齊放的尺度,只有一件窄小的束腰馬甲 —— 綁緊纖腰成為主流、時尚。往後年代,衣服樣式的變化,亦代表當下的理想女性形象。紐約時裝學院舉辦的新展覽,展示自 18 世紀以來,服裝如何展示和塑造不同時期女性的身型。
流得汗多,不見得運動量多
坊間有說,一個人流得汗多,弄得衣衫濕透,就是運動量大,燒脂有法。其實純屬誤會。美國布蘭迪斯大學健康政策博士、得獎健康記者 Robert J. Davis 為 CNN 撰文,道出「絕望」真相 —— 你流了多少汗,與你的運動強度,或燃燒多少卡路里,不見得有必然關係。
懶,但又瘦又好體能的動物
人類為了 keep fit 總是吃盡苦頭。跑馬拉松前要苦操幾個月,婚宴等大日子前要戒口幾個月……但在動物王國中,你要苦操戒口用血汗換來的成果,他們悠悠然照吃照 chill 同樣能從容得到。
掌紋存在的真正原因
江湖術士看掌紋算命算了幾千年,與星座生肖面相等算命學一樣玄乎又玄,相信與否貴客一切隨心。不過從科學角度來說,掌紋確可透露我們的健康狀況。掌紋在胚胎於子宮成型 12周後出現,它們記載了嬰兒出生前在母體內受環境的影響或先天的基因異常情況,被視為一個嬰兒健康的化石級記錄。
跑步古怪後遺:感冒、三急、黑甲水泡
兩個月後就是馬拉松大賽,你開始備戰了嗎?跑姿和呼吸固然重要,但比賽時若有任何不適,輕則打亂腳步,影響比賽成績,重則打垮身體,無法跑畢全程。無論你要跑步減肥,或要挑戰全馬半馬,以下 4 種跑步時常見的身體變化,都值得你注意細讀,以免你愈跑愈傷,弄巧反拙。
人搖福薄?UN 腳或有益健康
「人搖福薄,樹搖葉落。」小時候,父母常常警戒我們切勿慣於抖(un)腳,因為抖腳無禮,令人望之生厭,但原來抖腳對健康有益?
苦口良食:黑朱古力的健康功效
對大多數人而言,單吃一日三餐好像完全不足,在正餐之外時刻「口痕」,喜歡吃零食甜品滿足那股揮不之去的飢餓感。然而,甜食通常對健康無益,養成吃甜食的習慣更會「糖份上癮」。為身體著想,專家建議,如果無法戒斷甜食,那就找另覓健康的零食替代——黑朱古力,則是首選的替代零食,在其苦味裡,實蘊藏了意想不到的健康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