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懷念有身體接觸的日子嗎?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握手?不了。攬一下?咪搞。」疫情之下,社交距離有多遠隔多遠,身體接觸可免則免,可是這樣的情況,你能維持多久?摟肩搭背的日子不再,有人開始記掛相擁時的溫暖。觸碰彼此除了是表達情緒的方式外,原來也是人類進化遺留下來的天性,對身心發展大有裨益。

五感之中,觸覺是人類最先發展的感覺,尚未出生的嬰兒在母親體內已能感受外物。牛津大學進化心理學教授 Robin Dunbar 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表示,身體接觸對於人類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社交行為:「這些親密的互動,例如擁抱和拍拍肩膀,皆有助促進友誼和親情,同時也能令我們更開心、滿足和提升雙方信任。」

研究顯示,人類相互觸碰能減少壓力和緊張情緒造成的影響,例如血壓升高和心跳加速。Dunbar 解釋,這些行為會使人產生俗稱「快樂荷爾蒙」的安多酚(endorphins),助人改善情緒。但為甚麼人們總是忍不住觸摸別人?他補充道:「人從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靈長類動物可算是所有生物中群居性最重的種類,牠們經常透過社交互動來建立關係,例如互相捉身上的蟲子。在進化過程中,這種習性仍然遺留在人類身上,只是形式變成了擊掌、拍打、摟摟抱抱而已。」

4 月 11 日,美國紐約,一對母子透過門窗探望新出生的家族成員。 圖片來源:路透社

57 歲的 Robyn Munday 自去年 11 月起搬出來獨居,在封城禁足的這段期間,最讓她難以忍受的是不能跟別人擁抱。「我是『擁抱發燒友』。不論是朋友還是我的子女,(疫症前)我見人就攬。這是我唯一想念的東西,每次想起我都會變得很情緒化。」她說:「我原本以為這只是小事,但沒想到我竟會日夜思念過往的日子。為了配合防疫,現在就只能再忍一忍。」

對於再次成為祖母的 Janine Stone 來說,保持社交距離就如同「末日降臨」。小孫女 Grace 在 4 月初出生,出院後需要居家隔離,不能即時抱孫的 Stone 十分失落:「家裡迎來新成員原是天大的喜事,可現在不能抱、不能碰,真的很讓人心酸……」

一名不願透露名字的男子表示自己在「親切的家庭環境下」成長,他非常懷念與家人相擁的時刻:「前段時間人人搶廁紙,有一次我把自己的廁紙送給鄰居,她居然哭了,我想給她一個安慰的擁抱,但最後還是打消念頭。這個世界好像陷入了寒冬,沒有一點溫暖。」

沒有身體接觸如何是好?Dunbar 建議以笑聲和歌聲取代:「大笑、引別人發笑和唱歌其實都是很好的替代活動,而且也能分泌安多酚,讓心情愉快。但假如你想跟密友互動,或者安慰朋友,不妨跟他們『眼神接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