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育的方法總給一種朝令夕改的觀感,不同時代的學生接收中文的方法各有千秋,殊途又不同歸,不同的教育方針,甚至會對語文能力造成明顯的影響。作為教中文系的大學教授,黃自鴻最希望學生能夠在學習語文和文學的過程中,吸收多一點文本,尤其是經典作品,繼而為人生開啟多一點的可能性。
評論
|共8篇|
廖康宇:一切由爛番茄講起
評論是一門科學,因為評論員必須了解評價的各個標準,正如電影人所謂的 film language(電影語言); 但評論同時是一種藝術,因為不是所有美感都能透過客觀標準表達。
政治漫畫之父:使看不見的政治操作一目了然
如何把「看不見」的權力操作,變成普羅大眾「一目了然」的利害關係,向來是政治漫畫家使命。這種藝術與民主結合的傳統,誕生於 18 世紀英國,其中吉爾雷(James Gillray)更有「政治漫畫之父」稱號,作品遍及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一直影響著今日全球各地的政治漫畫家。
Moyashi:關於時事評論的二三事
這種供需關係經常會出現走調,例如為了在限時中填滿篇幅,交出「老母係女人」式的廢話評論。廢話只是媒體上的雞肋,其存在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見解獨到,而是因為需要有人寫些東西來填滿版面上的空洞,讓民眾的手機有東西可以滑。
鄭立:做評論,不僅寫自己的角度,最好能多寫別人的角度
如果你靚仔如姜濤,別人想知道你想甚麼,那你寫甚麼狗屁都會有人看,所以我們先不討論這個情況。試想想,如果是一個你不認識的評論人,你會想看他寫甚麼?
鄭立:自己不懂的東西,要如何發表意見?
所以在大部分時候,時事評論都是在談自己不懂的事。可是既然自己不懂,又怎樣評論呢?
鄭立:為何時事評論員對事情預期的準確率那麼低?
其實時事評論是很容易出錯的,因為時事涉及人類社會的所有東西,出現經濟問題時要懂經濟,出現戰爭時要懂軍事,出現疫病時還要懂醫學和生物學。但有誰能夠懂得所有事情呢?達文西也做不到吧?
鄭立:評論事情,評論人,還是評論「評論人」?
怎樣可以炒花生而得罪比較少人呢?這就衍生出第 3 個流派,那就是「評論評論人」,不去評論名人,改為評論那些評論名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