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員或者專欄作家之難,除了需要定期交貨,亦因為回應熱門話題的必要性,經常要評論許多自己不懂的事。你自己不一定有興趣,但社會需要某些熟悉的面孔來回應時事,就會趕鴨子上架。而許多情況裡,架上鴨子為了保持自己的溫度,自己也樂於跳進鍋裡,於是形成了循環的供需關係。
這種供需關係經常會出現走調,例如為了在限時中填滿篇幅,交出「老母係女人」式的廢話評論。廢話只是媒體上的雞肋,其存在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見解獨到,而是因為需要有人寫些東西來填滿版面上的空洞,讓民眾的手機有東西可以滑。正如寫下這篇專欄文章的筆者,充其量只是一個為煎釀三寶填上魚肉的技工而已 —— 我誠實面對自己。
蔡子強是其中一個人版,每當香港發生任何社會大事,無論是選舉改制、官員失言、抑或禮賓府爆屎渠,他都是記者們的新聞評論人首選。原因基本上是公開的秘密,由過往的城市大學到現在的中文大學,他任職的學校都是鐵路沿線上,所以方便記者們快速來往,為數小時後就要播出的新聞製作專家訪問環節。經常有人說蔡氏的評論模棱兩可,那是因為他可能正在為十分鐘前才知道的消息發表評論。
雞肋無味,吃過的大眾不會記得,但即使是雞肋,加過多調味也可以導致令人難忘的災難。事物總有正反兩面,而在不同的格局中,正反面的形態又不同,於是為了令自己及自己的意見鶴立雞群,評論員總不難找到自己獨特的切入點。然而有些時候會為了評論的獨特性,忽略了事件的社會現實意義。脫離了當下的語境後,評論就成為了自我滿足的遊戲。
例如流行文化可以有許多層次,在百花齊放的社會中,藝術的高低優劣之分可以是有意義的討論。過去只被視為消耗品的流行曲,也可以具有時代意義,在認真的美學或者文化產業討論中被重新評價。然而在一個百業敗壞,屁股都坐到棺材裡,就只差最後幾口釘就可以入土的城市中,「振興整個影視工業」之類議題的討論價值恐怕不大,因為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苦中作樂的社會,作樂不夠高雅又奈何?在評論時代不應只有虛火之前,該面對這個時代本身就是熄滅前的虛火。也許一燈香火能單傳百代,他日在另處再燃,但這也不會改變這一代會先化作春泥的事實。
行刑前的晚餐,就讓牢內的人自己選吧。對於看不見明天的人,卡路里再高也沒有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