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自己不懂的東西,要如何發表意見?

A+A-

「時事」就是現在社會發生的事情,亦即包羅萬有。有戰爭時就是軍事範圍,有疫病時就是醫學範圍,甚至太空競賽、科學研發或經濟,每個新聞背後都是一門學問。可是作為評論者,卻往往需要在最快的時間,評論這些不屬自己專業的事情。

這種情況,很常出現在「專業」的時事評論員或台灣的名嘴身上。如果像我寫「明報」般兩星期一次也就還好,可是很多人因為是專欄或節目,隔天甚至每天都要評論。每天發生的事情性質各有不同,給你做功課的時間又短,要的內容又多,結果大家被逼要評論自己不懂的東西。

所以在大部分時候,時事評論都是在談自己不懂的事。可是既然自己不懂,又怎樣評論呢?我是個懶人,通常只會說「我不懂,我不知道」,因為我真的不懂不知道,直說出來基本上就不會錯。

可是這樣的話,就不可能天天評論了,因為有時候你必須要評論,不方便說不懂。而面對這個情況,通常有幾個做法。

第一個方式叫「老加圖式」。據說古羅馬時代的老加圖,在任何演說的最後都會加上「迦太基必須毀滅」。這個做法,就是先製造一個你認為的萬惡之源,對象可以是光明會、民進黨、共產黨、Deep State,甚至是某位政客。然後無論說甚麼,最後都稱問題由對方引致,只要清除掉對方就能解決。這種方式很常用,不過很容易被看穿手腳,因為你講來講去都只有一個結論。

第二個方式叫作「我以甚麼的角度」。首先找一樣你本來就懂的東西,如果你是工程師就說以工程師的角度,做美術的就說以美術角度,然後再說自己的想法。這樣便進可攻退可守,一旦說錯,別人會念在你只是以一個狹窄的角度出發,可以體諒你的錯誤。而你更可以在事後補充,雖然由自己的角度看是這樣,但理解別的角度後改變了想法。

而我比較喜歡的方式是「打預防針」。遇到不懂的東西時先說自己不懂,可能會錯,然後加上「不過如果一定要我給意見的話」,最後才評論。簡單來說,就是打定輸數再發言,因為你一早說了自己不懂,只是非說不可,所以一般正常人對你的標準會比較寬鬆,找你麻煩的人則不受影響。

當然還有很多技巧,不過這三個主流方式都夠用了。如果你見到有人自稱評論甚麼都會對的話,那是不可能的事,諸葛亮也做不到。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鄭立,Cheng Lap,香港人。從不被寄望的職校生到取得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史學碩士,曾任教職,後轉行創辦公司並開發電腦遊戲「民國無雙」。長於議題思辨、邏輯推演,評析經濟與政治局勢。現於香港「明報」,台灣 udn 「鳴人堂」專欄,以及 PTT 論壇發表文章。著有「有沒有 XXX 的八卦」及「希特拉救港攻略」。Facebook Page:Cheng Lap。

https://www.facebook.com/leglory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