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

|共217篇|

污染、暖化…… 是誰殺死了精子?

研究顯示,1973 年至 2018 年間,全球多地男性精子濃度從每毫升 1.012 億,跌至每毫升 4,900 萬,降幅達 51.6%;同期精子總數亦由 3.357 億下降 62.3% 至 1.266 億。學者擔心,精子質量持續下跌,會降低繁殖能力。但為何精子質量愈來愈差,甚至已影響部分男性的生育能力?污染也許是原因之一。

這個冬天不太冷:瑞士滑雪產業危機

過去一年,歐洲經歷嚴峻的氣候危機,踏入 1 月,多國氣溫又創下最高紀錄,許多滑雪勝地甚至缺雪。對於瑞士來說,冰川和積雪是歐洲供水的重要水庫,其影響更令人擔憂;種種變化也對瑞士滑雪產業構成風險,業界改用人造雪取代,對環境影響又有多大?

The Last of Us 真菌感染,會不會成真?

HBO 電子遊戲改編劇 The Last of Us 獲得好評。即使觀眾沒有接觸過遊戲原著,也能投入令人緊張不已的喪屍病毒世界。嚴格來說,導致 The Last of Us 世界出現喪屍狂潮的並非病毒,而是能奪去人們思想的真菌感染。故事中的喪屍真菌,就是以現實存在、能感染螞蟻,同樣俗稱喪屍真菌的偏側蛇蟲草菌(Ophiocordyceps unilateralis)為靈感。

寄生蟲會隨暖化消失,卻不是好事

傳播萊姆病的蜱蟲、傳播瘧疾和寨卡病毒的蚊,以及令人感染南美錐蟲病的接吻蟲,皆因氣候變化而擴大其活動範圍。但寄生物種因和暖天氣而活躍的情況,原來只屬例外。上週一項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表明,在多達 85 種寄生蟲當中,大部分數量會在 140 年內減少,對整個生態系統敲響警號。

全球暖化,白蟻禍延萬里

達爾文澳白蟻(Mastotermes darwiniensis)在 1.5 億年前就與恐龍共存於世,並作為祖先物種的最後倖存者活至現在。這種巨型北方白蟻具有極強破壞力,近年氣候變化令溫度上升,更讓喜熱的牠們胃口大增,不斷擴大活動範圍,南下蠶食更多地方。惟專家警告,受全球暖化影響,白蟻之禍已非地區性問題。

FTX事件後,加密貨幣結合碳交易會是好生意?(下)

傳統碳權的計算,可能來自數千個不同的環境項目,很難進行比較。但化為加密貨幣之後,不論是 JustCarbon 的 JCRs,或是 Moss.Earth 的 MCO2s,標準都是一致的。每家公司都可以決定碳權的範疇,例如將植林的成果,轉變成標準化的碳代幣。但仍有不少人對此機制感到懷疑。

氣候愈發無常,也會影響世界盃?

相信球迷都注意到,今年世界盃的舉辦日期跟過去與別不同。由於卡塔爾極度嚴熱的氣候,這次世界盃要改到冬季進行,大大影響各國聯賽賽程。體育比賽與一個地方的氣候環境息息相關,分別來自舍布魯克大學和魁北克大學滿地可分校的體育學專家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共同撰文,探討氣候變化對未來足球賽事的影響。

全球已到達 5 項氣候災難的臨界點

最近有研究指出,現時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上升攝氏 1.1 度,可能已超出 5 個氣候災難的臨界點,其中包括:格陵蘭島冰蓋融化,將令全球海平面上升最少 25 厘米;影響北半球氣候的大西洋環流持續減弱,干擾降雨量;北極永凍層急速融化,將釋出大量含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溫室氣體。

類鼻疽以外,為何高致命的真菌病正蔓延全球?

近日香港出現多宗類鼻疽病例,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更指該病症已成為「風土病」。正當我們面對這種致病細菌時,無獨有偶,日前世界衛生組織表示 COVID 大流行期間,真菌病(Fungal disease)激增,氣候危機令病原體傳播更廣泛。

高溫戶外工作,工會推動立法自保

歐洲在剛過去的夏季受熱浪襲擊,一些地方更錄得超過 40 度,戶外工作者在酷熱天氣下持續工作,面臨中暑風險,有工會呼籲當地政府必須立法,設定停工的最高溫度,以保障戶外工作者的職業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