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預先包好、用保鮮紙包著的粢飯不好吃,往往會硬而死實,新鮮即包自然最好,卻實在可遇不可求。的確給我遇到幾次,吃到剛做好的粢飯,口感完全不一樣,糯米飯煙韌軟腍,油條香脆,同時只要榨菜淡口,肉鬆夠香,味道層次已極為豐富。
早餐
|共9篇|
【Soul Monday】離世孫仔牽線的早餐聚會
在美國聖路易斯,祖母 Peggy Winckowski 逢星期三早上 5 點起床煮早餐,到了 7 點,孫兒約 30 名朋友就會前來聚餐。自 2021 年 10 月以來,他們在學期中的每個星期三都會出現,即使孫兒在一年多前意外離世,他們仍堅持這個傳統,一同渡過艱難時刻。
呂嘉俊:搞夜經濟,不如復興早市
若選擇了這個生活模式,早餐自然不能馬虎。香港的早餐市場表面平淡,實際有趣。以下連續 7 日的好味早餐清單,跟著吃,包你人生有個新開始。
呂嘉俊:香港早餐為何有沙嗲牛肉麵?
香港的早餐世界早已被常餐快餐特餐攻陷了。說真的,我並不喜歡這類早餐,一式一樣且談不上廚藝。炒滑蛋,多士厚切,奶茶夠濃,其實都不難,整個套餐唯一較有難度的是沙嗲牛肉麵。這就是問題所在了!既然我們的早餐要快、要趕、要即食,為何要弄一款又麻煩又難煮又濃味的東西呢?
吳蚊蚊:台灣小吃雜記
在台灣,好吃的東西可多了。
Gloria Chung:麥提莎多士 VS 何謂之好的早餐
香港人好悲哀,平日連吃早餐的時間也沒有,所以如果週末能夠煮一點甚麼,就算是在空空如也的雪櫃內,拿出兩條絕版的廚師腸煎一下,也覺得十分滿足,勁有成功感。
麥皮:有糖沒糖的戰爭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紐約時報」記者米高摩斯(Michael Moss)於「糖、脂肪、鹽:食品工業誘人上癮的三詭計」一書中,痛陳食品大廠明知產品為食用者帶來健康問題,仍然無視害處,繼續以行銷策略賺盡利益。除了數盡零食的壞處,摩斯也談及「麥皮」——這種看似健康,實際未必有益的食品。原來,麥皮由最初構思到普及成大眾早餐的過程間,是與油脂的戰爭,也是與糖的糾纏。
早晨一個牛油果,整天快樂抗抑鬱
城市壓力大,人多擠逼,節奏急促,不只人,連雀居住在城市之中也會深感壓力,在壓力之下,情緒自然受影響。據統計,全球超過 1 億人患上抑鬱症,單是本港,已有超過 30 萬患者,情況不容小覤,必須正視。原來,吃一吃牛油果,人也會開心得多?
揭「吃早餐必健康」研究之謎
不要「空肚食早餐」是常識,「要吃早餐」亦是必奉為圭臬。不少研究都會指出,「吃早餐」跟肥胖、患病等拉上關係,最後一定得出「吃早餐健康」的定律。然而,這些研究都未必真確。有兒科教授就指出,現時不少研究聲稱吃早餐有不少神奇功用,其實都是掩眼法,讓你誤以為吃早餐有甚麼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