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皮:有糖沒糖的戰爭

A+A-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紐約時報」記者米高摩斯(Michael Moss)於「糖、脂肪、鹽:食品工業誘人上癮的三詭計」一書中,痛陳食品大廠明知產品為食用者帶來健康問題,仍然無視害處,繼續以行銷策略賺盡利益。除了數盡零食的壞處,摩斯也談及「麥皮」——這種看似健康,實際未必有益的食品。原來,麥皮由最初構思到普及成大眾早餐的過程間,是與油脂的戰爭,也是與糖的糾纏。

與油脂的戰爭

在書中,作者摩斯追溯了麥皮普及源起。在 19 世紀末,由於美國人喜以香腸、牛扒及火腿等肉類配以威士忌做早餐,不少人因消化不良而出現胃脹痛。為解決美國人的消化問題,一位名為 John Kellogg(約翰家樂)的醫師於密芝根州開設了療養院,在院內,病人會接受養生治癒,每天吃沒鹽沒糖的小麥粥燕麥餅。1894 年,約翰家樂遇見一位發明麥皮的企業家後,也構思出屬於自己的麥皮健康早餐,病人對此食品頗為喜歡。

本來約翰家樂的麥皮只供院友食用,然而,療養院的會計、約翰家樂的弟弟 Will Keith Kellogg(威爾家樂)卻胸懷鴻圖大計,欲將麥皮發揚光大。幾年後,家樂兄弟賣出 11 萬磅麥皮,同時,威爾也發明了烤粟米片(corn flakes)。1906 年,當約翰到歐洲學醫,威爾偷偷背著大哥在粟米片中加入糖,生產出來的「甜粟米片」當真大受病人歡迎——然而,這也意味著麥皮偏離了原本與油脂的戰爭。現在,問題已非油脂,而是甜麥皮或粟米片所帶來的健康危機。

與糖的糾纏

當「家樂氏粟米片」大賣,競爭者自然接踵而來,博斯食品(Post Food)及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就是家樂氏的勁敵。在 1940 年代,通用磨坊合併了博斯食品,與家樂氏平分秋色。兩者為了搶市佔率,接連推出美味的糖霜麥皮。雖然這些如同零食的甜麥皮受到營養師批評,但食品公司還是屹立不倒。1970 年代,受惠於經濟模式轉變,女性投入市場,食用便利的麥皮及粟米片便成為美國家庭的早餐首選,沒有人理會他們吃的東西放了甚麼。

直到 1975 年左右,麥皮中過多的糖分才得到公眾注視。此場「糖戰」始於牙醫 Ian Shannon,他目擊國人蛀牙率之迅速後,到超市購入 78 種麥皮化驗,得出驚人結論:3 分 1 麥皮含糖率為 10 至 25%,3 分 1 則高達 50%,其餘糖分甚至更高。見此數據,時任哈佛營養學教授 Jean Mayer 寫下「這是麥皮,還是糖果?」一文,批評政府沒盡力保障消費者健康;公眾家長隨後亦向麥皮商表達不滿擔憂。但是食品公司沒有動搖,只刪掉產品包裝上的「糖」字。

麥皮或粟米片中的糖分可高達 50%。

要讓食品大廠改變,還靠政府。1977 年,在過萬名健康專業人士的申訴下,聯邦交易委員會意圖全面禁止針對小孩的食品廣告,然而,面對財雄勢大的企業,政府的提議石沉大海,甚至被社會批評「過度管制」。不過,委員會沒有放棄,後來更準備調查報告,痛陳甜糖果、甜麥皮等食品廣告的禍害,喚起公眾意識。

雖然委員會的「糖戰」於 1980 年便結束,但社會確實了解到過量糖分的害處,並持續對食品大廠施壓,而公眾的攻擊總算收效。1980 年代後,麥皮商讓步,沒有再以糖作廣告招徠。然而,像家樂氏這些麥皮商沒有減糖,反之以新的營銷手法振興銷量,例如推出即食麥皮條,重新包裝品牌,以及把麥皮設計成對兒童智力有益的食品——廣告層出不窮,不斷推陳出新,直到現在,還在說服我們甜麥皮的「好處」。

依照摩斯的說法,嚴格來講,麥皮又或粟米片仍是糖分甚高的「甜食」,只是以健康外表騙過消費者。的確,在 2010 年消費者委員會亦揭發 8 成麥皮屬高糖。7 年後的今日,你認為又有多少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