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權主義

|共5篇|

黑絲帶日:全球反極權運動

今天是國際黑絲帶日(Black Ribbon Day),不論是黃絲藍絲,也可一同以黑絲悼念納粹德國、蘇聯及其他極權暴政下的受難者。這場如今遍及歐美多國的運動,是在 1980 年代由流亡加拿大的社運素人所發起,以追究 1939 年蘇聯與納粹勾結的歷史責任,令東歐多國流亡人士連成一線,最終更啟發同日著名的「波羅的海之路」人鏈示威運動。

極權主義助燃劑:孤獨

極權主義不單是關乎權力分配的政治制度,整套制度也支配著社會各人之間的關係,消滅人們的多元性和獨特性,入侵人類心靈最私密的領域。巴德學院政治哲學教授 Samantha Rose Hill 就撰文與讀者重新探索思想家漢娜鄂蘭的著作,了解極權主義如何滋長並寄生於人們的孤獨感當中。

三大反烏托邦小說家,唯獨他來自現實中的反烏托邦

「一九八四」、「我們」和「美麗新世界」三大反烏托邦小說,如預言書般映照當下的高科技極權統治,近年一度重登暢銷書榜。英國著名哲學家 John Gray 最近卻在文化雜誌「新政治家」撰文分析,創作於一個世紀前的「我們」,不但是三部經典中最早成書,作家薩米爾欽(Yevgeny Zamyatin)更在蘇聯飽受批鬥和牢獄之苦,是當中唯一來自反烏托邦現實的作家。

如何防止人工智能淪為極權工具?

英國作家 George Orwell 逾半個世紀前名著「1984」,描述極權政府如何利用科技監控人民,此書近年出乎意料重登暢銷書榜,想必與故事中極權惡夢臨近有關。近年屢傳有國家以大數據監控人民,尤其令人疑慮人工智能會否助紂為虐,究竟這樣的未來是否不可逆轉?知名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新書「21 世紀的 21 堂課」,為危機抽絲剝繭,提出人類反抗極權的可能。

希特拉要上位 自創德國救星人格

1923 年夏天,縱使當時德國的政治經濟亂局及國內情緒,有助時為納粹黨黨魁的希特拉實踐野心,國內並沒有人認為他是德國應許的政治領袖,甚至對希特拉此號日後驚天動地的人物毫無認識。這是希特拉自己的錯,在 1923 年前,他十分抗拒宣傳照片拍攝、少讓外界了解他的過去生活,所以無論他演說有多動聽煽情,他的人氣還是限於瓶頸 —— 為了突破此困局,希特拉決定自創另一「人格」,重塑公眾形象,說服人民他是國家民族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