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間,日產一邊觀望敵手狀況,一邊加速拓展搶奪市場的機會。抱持「加法」概念,將各地區銷售目標累加,訂下全球銷售量在 6 年增加 300 萬輛的目標,朝著大膽的計劃前進。雖然日產在兩點上失算了,不過,要逆轉局勢並非不可能。
豐田
|共5篇|
一家新創公司,能突破日本創新技術窘境?
因過於著重硬件,日本近 20 年來在科技競賽中落後,有新起人工智能公司就希望改變劣況。Preferred Networks 工程團隊正進行無人駕駛及診斷癌症等人工智能項目,聯合創辦人岡野原大輔表示,他們的軟件可助機械人對環境變化作出反應。該軟件設計能否改變日本現況?
避免美中貿易戰被波及,日企深化在美政治經營
美中貿易戰還看不到盡頭,波及到的全球經濟與企業不計其數,但反應最快的,竟然是向來以保守著稱的日本企業。為了避免被杜林普的貿易制裁風暴掃到,他們各出奇招,第一步當然是深化在美國當地的政治關係。
鷸蚌相爭,豐田得利?日本車企轉戰中國市場
中美貿易戰局勢緊張,全球經濟體系都陷入風雨飄搖的不穩定狀態。受加徵關稅的預期影響,日本對美國出口貿易轉趨疲弱,跌勢於 7 月進一步擴大至 5.2%,其中,日本汽車對美國的出口量跌幅達 12.1%。但在爆發貿易戰的同時,中國則繼續對美國以外的海外車企熱烈招手,自 7 月起大幅下調進口車及零件關稅,由 25% 降至 15%,此消彼長下,成為日本汽車製造商進入中國的最有利時機。
不再追求一百分,豐田力求「讓大象繼續跳舞」
豐田的霸業,建立在龐大的經濟規模與日本傳統的家族統治之上,它是少數至今仍維持著一條龍供應鏈生產的車廠,光是自家的員工人數就高達 36 萬人。如果再加上上下游零件廠、往來廠商客戶,「TOYOTA」這個品牌,影響著全球百萬人的生計。其獨特的「豐田式管理」,堪稱是自亨利福特開創流水生產線以來汽車工業最大的躍進,但在科技的高速發展之下,豐田就像 90 年初期的 IBM,陷入了「大象不會跳舞」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