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

|共43篇|

土耳其震區中的小城,為何沒有倒塌傷亡?

位於土耳其南部的哈塔伊省,整個地區都因該國月初的猛烈地震而翻天覆地,唯獨在小城市埃爾津(Erzin),居民安全過活。美國 NBC 新聞引述當地人及官方人員指,埃爾津在今次地震中沒有人傷亡,也不見建築物倒塌,相信與當地建設長期以來嚴格遵守國家法規有關。

方俊傑:「白噪音」—— 超越正常人性的黑色幽默

電影一開場,已經為美國電影的災難場面,提供了一個說法。破壞,是建設,是進步,是樂觀積極。偏偏毒霧災難在「白噪音」中,只是虛驚一場,真正的災難,是人類面對死亡的恐懼,透過一個中年男人與一個中年女人,兩夫婦各自面對死亡憂慮的處理手法,極為戲劇化地呈現出來。

Moyashi:「鈴芽之旅」—— 對於喪失的告別與再出發(上)

新海誠的新作「鈴芽之旅」(すずめの戸締まり)上映一個月多,日本國內票房剛剛突破了百億日元,雖然這已經是預期之內的事。從「你的名字」到「天氣之子」,再到「鈴芽之旅」,新海誠似乎完成了以 311 震災為題的「災難三部曲」。

「類固醇季候風」:關於巴基斯坦洪水的知識

8 月,巴基斯坦經歷嚴重風暴,3 分之 1 地區被洪水淹沒,至少逾 3,000 萬人受影響,1,100 名平民喪生,近 50 萬人被送進救濟營。相比該國在 2010 年出現、影響約 2,000 萬人,逾 1,500 人死亡的大規模洪水,今次損失被視為更嚴重;聯合國秘書長 António Guterres 甚至將災難稱為「類固醇季候風」(A Monsoon on Steroids)。

紀浩基:「拼命呼吸」—— 在災難高壓下,人如果反思過去

Netflix 推出了劇集「拼命呼吸」(Keep Breathing),節目總監暨編劇是 Martin Gero 和 Brendan Gall,全劇只有 6 集,每集 30 分鐘,算是個迷你影集。它表面像美國探索頻道「人在野」(Man vs. Wild)般的一個寫實求生劇集,實際卻是把荒野求生和探討人性內在轉變,結合在一起的一個新形式。

鴻若遠:「災後五日」—— 點揀都輸的兩難抉擇

今年 8 月,Apple TV+ 推出了「災後五日」(Five Days at Memorial)的劇集,它是根據曾獲普立茲獎「調查性報道獎」得主 Sheri Fink 的作品「在紀念醫院的 5 日:風災重創醫院中的生與死」(Five Days at Memorial: Life and Death in a Storm-Ravaged Hospital)所改編。

戰爭,不只關人類的事

至 2014 年,烏克蘭國內估計有狗隻 75 萬、貓隻 550 萬。俄烏戰爭爆發一個月,至少 420 萬國民逃離出境,動物喪失家園。基輔一間動物庇護所被炸毀,3 名義工於本月初餵飼流浪犬途中遇害…… 戰火中,人類與動物的命運從未分割,牠們同樣需要保護。

烏克蘭示範「緊急警示」的正確教育

全港市民昨日接近下午 6 時同時收到政府「緊急警示」,嚇得不少人措手不及。其實「緊急警示系統」在外國愈趨普及,受俄軍入侵的烏克蘭亦有類似系統,向特定地區民眾通報緊急民防消息。不少國家則會事先進行演習,以教育國民熟習警報系統操作及應變,以便於真正的天災人禍中發揮救命作用。

綠色和平:福島核災十周年 人類不可再犯同樣的錯誤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至今 10 年,遺害並未有隨時間而消失,但我們必須盡一切力量補救。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公司須維護當地居民及環境權益,妥善安置居民,和重新擬定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退役計劃。而人類更不能明知故犯,以身犯險使用危險核電;發展安全的可再生能源,方為潔淨能源的選項。

3.11 災後十年:「集體」遷移失敗,新居形同孤島

2011 年 3 月 11 日,巨大的地震及海嘯摧毀日本東北部,40 多萬間樓房完全或部分損毀。10 年後的今天,政府表示災區的住屋供應大致完成。以岩手、宮城及福島 3 縣為主,逾 300 個地區獲建議集體遷移至高地,向重建家園踏出一大步。但有倖存家庭發現,新居旁邊四下無人,形同活在荒島之上,因為願意回鄉長住的人,原來只有他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