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

|共30篇|

墨西哥當跳板,中國企業繞路賺美金

中國作為美國最大進口國的地位,今年被「近水樓台」的墨西哥取代,但其實背後也有大量人民幣推波助瀾。光是去年,中國對墨的直接投資總額達 25 億美元。接壤美國的新萊昂州最為受惠,上月再宣佈獲兩間中國企業進駐,預計將帶來近 60 億美元生意。惟據「紐約時報」與「經濟學人」分析,中商只當墨國是賺美金的跳板。

【製造大國】國內賣不完的車,傾銷海外又贏

中國經濟放緩,國內消費者支出減少,眾多產品都在出口市場失利,唯獨汽車業出口增長強勁。自俄烏戰爭爆發,中國車廠通過火車出口汽車,已在俄羅斯市場一躍佔據主導地位。如今在東南亞、澳洲、南美和墨西哥,中國汽車的市場份額亦顯著增長,並以廉價的汽油車為主。究竟是甚麼原因推使中國汽車出口一枝獨秀?

賭上全固態電池,日產:「這是改變遊戲規則的關鍵!」

智能工廠的存在,其實是為了提高秘密武器:全固態電池的生產效率。日產認為,全固態電池起火風險低,能量密度高,將是「改變遊戲規則的關鍵」,是公認最有潛力的新一代車載電池。它將帶來巨大變革,例如延長電動車續航距離、縮短充電時間等。

世界工廠不再,世界的工廠都不在

中國曾有「世界工廠」之名,但近年工資上漲加上其他因素,正流失傢具、服裝、鞋類、旅行用品、手袋等各方面的製造和出口主導地位;西方企業陸續找上印度、越南等地作替代。不過無論哪一個地方都好,那種廉價勞動力大量生產廉價商品的日子恐怕將成過去。「華爾街日報」報道,亞洲各地工廠正努力吸引年輕工人進廠工作,但並不容易。

家業變負累?中國「廠二代」的發展困境

創業難,守業更難。但對中國數以千計的「廠二代」來說,最難恐怕是守住父輩所創的「業」。他們所繼承的傳統製造業,當初靠著密集勞動模式蓬勃發展,如今卻因人口老化、勞動力萎縮,以及東南亞和印度等地區的競爭,至少 3 分 1 難以為繼。能否破舊立新、擺脫困境,成為這些接手的 8、90 後最大難題。

新再生能源科技:用磚頭儲藏熱量

現時,重工業佔全球碳排放量大約 4 分之 1。從製造鋼鐵到嬰兒食品,工業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熱能,目前大部分工廠都通過燃燒化石燃料來獲取所需能源,其他替代能源都無法穩定供應得到工廠所需的熱能。於是,熱量電池成為大熱科技,「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就報道,很多初創企業正爭相研發儲熱磚頭。

汽車大廠撤出中國,東南亞成供應鏈新基地

過去 20 年,中國在汽車零件行業崛起,更成為全球領導者,歐美汽車製造商把愈來愈多零件外判給中國,以降低成本。不過現在情況有變,「金融時報」引述行業高層和供應鏈專家指,整個行業正重新思考物流業務,以減少對中國零件製造商的依賴。那麼,當歐美大廠逐步將供應鏈移出中國,哪些市場將取而代之?

台積電在鳳凰城設廠:美國新工業政策

隨著俄烏戰爭持續,台海危機升溫,在日漸複雜的地緣政治局勢之下,美國大力推動「友岸外判」政策,希望與盟國就重點高端產業,建立一條龍生產線,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近日,世界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廠「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台積電)就加大在美國的投資,於亞利桑那興建新廠房,其於當地投資總額將達到 400 億美元。

越南設廠:歐洲企業為何離開中國?

地緣政治衝突,加上成本高漲,很多本在中國落腳的歐洲企業,如今另覓設廠之地。「德國之聲」報道,云云亞洲國家中,越南沒因兩年疫情而經濟收縮,世界銀行更預計今年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約 5.5%。這令當地被看高一線,成為理想的生產線副選。不過,在華投資的吸引之處仍無法忽略。

「印度製造」如何可以走出世界?

印度人口直逼 14 億人,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國。過去,很多政治學家都預言印度會成為超級大國,可是該國社經發展始終未如預期,城市失業人口增長、通貨膨脹,甚至民主體制亦不斷倒退。隨著中國與西方世界摩擦升溫,印度又能否取而代之,成為世界工廠?德里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 Aasheerwad Dwivedi 就在學術平台「東亞論壇」撰文,展望「印度製造」的前景。

鷸蚌相爭,豐田得利?日本車企轉戰中國市場

中美貿易戰局勢緊張,全球經濟體系都陷入風雨飄搖的不穩定狀態。受加徵關稅的預期影響,日本對美國出口貿易轉趨疲弱,跌勢於 7 月進一步擴大至 5.2%,其中,日本汽車對美國的出口量跌幅達 12.1%。但在爆發貿易戰的同時,中國則繼續對美國以外的海外車企熱烈招手,自 7 月起大幅下調進口車及零件關稅,由 25% 降至 15%,此消彼長下,成為日本汽車製造商進入中國的最有利時機。

中美貿易戰的大前方:製造業生態轉變的時刻?

中美貿易戰正式展開,繼月前美國宣佈向中國達千多件商品徵收 600 億美元入口關稅後,中國迅速還擊,對美國百多件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日前中美兩大經濟體再次對碰,受影響的不僅是國內的企業,更波及世界製造業。貿易戰會否再升級還是未知之數,但中美兩國近日的關稅政策已改變了製造業生產鏈的生態。「紐約時報」報道就考察中美貿易戰的大前方,檢視這場貿易戰的初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