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素有地震國之稱,應對天災的機制相對完善,但 2011 年的 311 大地震中,始終還是有 74 名小學生、10 名老師命喪同一校園。如此悲劇,到底是誰之過?
311 大地震
|共33篇|
3.11 十二週年:河豚成福島漁民福星
河豚是一種處理不當就能致命的美食,對被 2011 年核災破壞的福島漁業來說,牠們則是救星。當地漁民接受法新社訪問時指出,自 12 年前日本東北部發生災難級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熔毀後,已沒太多好消息,被稱為「福虎」(福とら)的虎河豚再次點燃他們的希望。
3.11 十二週年:日本人準備重啟核電
3.11 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造成福島核災重創經濟,引起各國省思與警惕。12 年後,一場全球能源危機使該國計劃重啟核電,首相岸田文雄更強調將推進開發新一代反應堆,意味著推翻 3.11 後零核政策。這個冬天面對不斷上漲的供暖費用,令更多民眾開始重新評估使用更便宜、更穩定能源的好處,甚至有些住在核電站附近的人已放下恐懼。那麼,日本要重新擁抱核電嗎?
3.11 十二週年,防災數碼化
3.11 日本東北大地震踏入 12 週年,在悼念死難者及重建受災區的同時,各界還致力研究及提升防災技術,盡量減少下一場災害的傷亡及破壞。數碼對映(digital twin)、無人機攝影、即時通訊軟件、都市人群疏散系統…… 防災數碼化成最新趨勢,還擁有龐大商業潛力。
綠色和平:福島核災 11 周年,人類重要的一課
福島核事故,不僅為日本社會,更為全人類上了重要的一課 —— 世上沒有絕對安全的核電,其帶來的潛在影響及持續性不可預計,所以人類必須以史為鑑,盡快淘汰核電,更應盡力竭止一切可能的核威脅。
【3.11 十一週年】為了福島的未來,重新建學校
11 年前的福島核事故,令發電廠所在的大熊町變得 「生人勿近」。很多町民疏散至同縣的會津若松市,並在當地生兒育女。如今當局計劃耗資逾 45 億日元,在町內開設一所集合托兒所、幼稚園、小學及初中,並引入人工智能等教育系統的公立學校,以求重振大熊町。但把故鄉的未來,托負在孩子身上,不少家長對此顯得猶疑。
【Soul Monday】Photohope:以攝影行關注心理健康
經歷 311 大地震,在東京經營攝影社的吉川優子及社內攝影師 Brian Peterson 目睹災難,決定前往東北地區提供實際援助。他們想到許多家庭相冊或已被海嘯摧毀,便選擇為災民拍照及送贈相冊、相機,更會聆聽受災者的故事,以幫助這些倖存者重建家庭的珍貴紀錄。計劃至今已有 10 年,他們仍希望幫助更多人,最近就在東京舉辦拍照健行,以喚起社會對心理健康的關注。
晶片荒下,豐田為何不受影響?
半導體在疫情期間需求激增,汽車業面臨晶片短缺危機,生產計劃被打亂。不過,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豐田卻因早已汲取 2011 年日本海嘯災難的教訓,懂得及早準備,所以疫情期間生產上並未有受太大影響,銷售量更不跌反升。
綠色和平:福島核災十周年 人類不可再犯同樣的錯誤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至今 10 年,遺害並未有隨時間而消失,但我們必須盡一切力量補救。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公司須維護當地居民及環境權益,妥善安置居民,和重新擬定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退役計劃。而人類更不能明知故犯,以身犯險使用危險核電;發展安全的可再生能源,方為潔淨能源的選項。
3.11 災後十年:「集體」遷移失敗,新居形同孤島
2011 年 3 月 11 日,巨大的地震及海嘯摧毀日本東北部,40 多萬間樓房完全或部分損毀。10 年後的今天,政府表示災區的住屋供應大致完成。以岩手、宮城及福島 3 縣為主,逾 300 個地區獲建議集體遷移至高地,向重建家園踏出一大步。但有倖存家庭發現,新居旁邊四下無人,形同活在荒島之上,因為願意回鄉長住的人,原來只有他們而已。
3.11 大地震十周年:日本對核電政策的集體反思
2011 年 3 月 11 日,是很多人難以忘記的一日。日本爆發大地震,引發的海嘯除了摧毀東北地區各處,也釀成 21 世紀最大核災難「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根據綠色和平在 3 月發表的報告,核洩漏帶來的影響至今尚未復原,只有約 15% 的特別除污地區完成清除輻射的工作。學術網站「東亞論壇」就發表專題文章,回顧事件如何改寫日本能源政策。
【風之電話亭】與 311 逝者通話
日本 311 大地震雖已過去 10 年,災難生還者的痛苦、對逝去摯親的思念卻永未止息。為向來不及說再見的逝者說出心底話,一些遺屬會選擇到岩手縣大槌町一個山上花園的「風之電話亭」,撥打沒有接線的舊式電話,只求可再度與摯親對話。
夕立:東北畫可否代表日本?—— 東日本大地震後的日本藝術
311 東日本大地震至今發生已經將近 10 年,由於日本特殊的核災背景,由地震所誘發的福島核洩漏,反而變成了日本給世界的第二印象,正如當年的切爾諾貝爾核事故一般。日本東北長久以來被忽視的文化位置,反而因這次災難獲得注目。
紅眼:在日本,你起碼可以拍一部批評政府的電影 ——「福島 50 死士」
在日本,你起碼可以拍一部批評政府的電影,能夠理直氣壯講出真話。無論是電影內外,你不一定要歌功頌德,卻可以據理力爭,批評政府高官庸碌自私,冒死捍衛你的出生地。
【3.11 九周年】復興未竟,疫症又來
9 年前的 3 月 11 日,日本東北部遭遇大地震、海嘯以及核事故,令眾多國民痛失至親、流離失所。倖存者致力振興本地經濟,為家鄉重拾活力,並在每年今天悼念逝者。但今年受武漢肺炎影響,大型追思活動被迫取消,歷年參與的人潮亦因而消散。悲痛、教訓無處傾訴,復興之路更是崎嶇。
Moyashi:要多少人遊行才有意義?
在這城市中,再沒有人能猜到明天的事,但明天始終會到來。共勉之。
令和元年:巔峰過後,偉大抱負的終結
德仁太子預定於今年 5 月 1 日即位,亦將開啟新年號「令和」元年,不過,日本是否真如這個雅致年號的喻意,邁向一個「政令和諧」的新時代?在日本生活了 12 年,專門研究外交政策及亞洲政治關係的多摩大學客席教授 Brad Glosserman,卻將在下個月出版其新書,從書名到書中內容,無不跟日本新天皇即位,年號替換的期盼大唱反調。
3.11 八周年:「年青人」與「外來者」的災後復興
8 年前的今日,一場強烈地震引發海嘯,在岩手縣宮古市造成 569 人死亡及失蹤。很多倖存者因核事故一去不返,令這個城市頓時失去近 6,000 人。偏偏在去年 8 月,兩名青年選擇回鄉,搭上兩名他縣出身的外人,在 JR 宮古站附近開設民宿。但他們在創業之外,更想為自己、災民甚至其他年青人,創造另一個「故鄉」。
【Soul Mondy】回福島,開一間滑浪板店
出現過巨大災難的大海,現在卻有望再成為滑浪熱點?福島禁區自災難以來,首次出現滑浪店 MSP,創辦人希望福島在歷經第一核電站爐芯熔毀、洩漏幅射後,能夠重振滑浪聖地的美譽。期間雖然面對非議不斷,但他堅持下來,只因對家鄉大海的一份熱愛。
推崇「自我責任」的日本,核災後釀成更多悲劇
災難當前,走或留彷佛都是個選擇,但在 2011 年福島核事故發生之際,「避難」不是一個有充足時間去冷靜思考的問題。在對無形的核輻射恐懼下,大家都有不管如何先離開的想法,網上甚至有人批評居於福島,又沒有離縣避難的父母是「殺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