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

|共77篇|

三菱汽車撤出中國,全因電動車業務落後?

三菱汽車在 2012 年與中國廣汽集團(GAC)合資成立廣汽三菱,主要在當地生產燃油車,但近年中國汽車市場迅速轉向電動車,令三菱燃油車 2022 年銷量跌至高峰期的 5 分之 1。面對在中國銷量持續低迷,該公司董事會日前正式決定撤出中國。有分析指,日系汽車公司在中國,除了未能順應潮流生產電動車迎合市場所需之外,同時亦要應對強硬國策。

比亞迪攻不下日本市場,進軍歐洲也受阻

中國電動車生產商比亞迪近年拓展海外市場,其推出的 Dolphin(海豚)電動車系列在香港掀起熱潮,並計劃在日本市場銷售,但日本一直是比亞迪難以攻下的市場,旗下 Atto 車款今年在日本只賣出 700 輛。而歐盟對中國補貼電動車展開調查,將對電動車行業帶來甚麼影響?

【製造大國】國內賣不完的車,傾銷海外又贏

中國經濟放緩,國內消費者支出減少,眾多產品都在出口市場失利,唯獨汽車業出口增長強勁。自俄烏戰爭爆發,中國車廠通過火車出口汽車,已在俄羅斯市場一躍佔據主導地位。如今在東南亞、澳洲、南美和墨西哥,中國汽車的市場份額亦顯著增長,並以廉價的汽油車為主。究竟是甚麼原因推使中國汽車出口一枝獨秀?

電動車大混戰展開,比亞迪還能留在「勝利組」?

比亞迪在 2022 年度財務報告中,刷新了歷史最高的營收和淨利。純電動車(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累計銷售超過 185 萬輛。而它信心滿滿,為 2023 年所設定的目標,是總銷量最多達到 360 萬輛,等於要翻近 1 倍。如果像過去比率一樣,純電動車佔新車銷量將近一半,那光是純電動車就將達近 180 萬輛。這個目標是否可能實現?

賭上全固態電池,日產:「這是改變遊戲規則的關鍵!」

智能工廠的存在,其實是為了提高秘密武器:全固態電池的生產效率。日產認為,全固態電池起火風險低,能量密度高,將是「改變遊戲規則的關鍵」,是公認最有潛力的新一代車載電池。它將帶來巨大變革,例如延長電動車續航距離、縮短充電時間等。

三藩市無人駕駛的士,為何引發無聲抗議?

無人駕駛的士近來在北京正式投入服務,有日本電視台親自體驗了這種載客服務。不過,相關安全問題始終令很多人不太放心,美國三藩市自去年起批准無人駕駛的士載客,經過 1 年試驗,當地人批評多多,甚至發起無聲示威,用雪糕筒阻止無人駕駛的士在市內行駛,當中有甚麼爭議?

夏海安:底特律真的是生人勿近嗎? (下)

從旅遊的角度而言,底特律作為一個短旅行目的地而言確實不錯,作為工業時代蓬勃發展的城市,這裡的建築物具有歷史,置身其中會帶來身處 60 至 70 年代美國電影當中的感覺,大門上黃銅製的門柄、大理石柱、精緻的扶手裝飾,都是歷史的印記,也依稀反映出當年城市繁華的一面。

細車換大車:歐洲人告別小巧四輪

電影「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上集」那段羅馬追車,湯告魯斯駕駛改裝後的 Fiat 500 風馳電掣,觀眾看得刺激興奮。福士甲蟲車、Austin 迷你車和雪鐵龍 2cv 等小車,早就是深入民心的歐洲文化標誌,但據「經濟學人」報道,雖然歐洲家庭數目減少,家庭規模也愈來愈小,但路上行駛的私家車卻愈來愈大。

Moyashi:交通意外戰爭

日本戰後的 50、60 年代,私人汽車由奢侈品逐漸平民化,一般家庭都能夠負擔得起。在路面跑的汽車數量增加,交通意外的頻率同時上升。交通意外死者數目甚至超越了日清戰爭的日本戰死者數量(兩年間 17,282 人),死者數在 1959 年首次突破一萬人的關口,然後年年遞增,在 1970 年到達頂峰的 16,000 人。交通意外猶如戰爭狀態,史稱「交通戰爭」。

日本電動車,為何落後於國際市場?

豐田、本田、三菱、日產、凌志,日本品牌在國際汽車市場向來佔一席之地,其混能車更領先全球,但在 Tesla 引領的電動車(EV)市場,日本品牌卻近乎不見影蹤;當電動車在全球市佔率約 13%,在日本卻只佔 2%。究竟原本領先的日本車廠,為何落後於電動車市場?

醉駕的另類功用:車直送烏克蘭當後勤

自去年 2 月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就得到各國軍事援助,包括美國承諾的愛國者導彈系統、英國的軍事訓練、德國計劃提供豹 2 坦克(Leopard 2)等,最近更收到來自拉脫維亞的醉駕充公車,用於當地軍事後勤工作,讓違法司機被沒收的車輛可重用於正途上。

中國電動車搶佔東南亞市場,下一步是攻略歐洲?

新年想有新氣象,不少車主或正考慮更換座駕,包括轉開相對環保的電動車。過往由於它們價位偏高,讓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者卻步。但「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隨著東南亞多國提供補貼,相對便宜的中國出品成為搶手貨,威脅在當地汽車市場處於領導地位的日本車廠,甚至準備爭奪歐洲市場。

電子迷你車:道路革命新方向

現時每年大概有 130 萬人命喪於交通意外,是年輕人的頭號殺手。同時,交通運輸亦佔全球約 17%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車輛停泊也佔用了大量用地,是很多地方樓價高企的元凶。於是,各國都持續改善交通規劃,以應對一連串的社會和環境問題。電子迷你車興起,可能為道路改革提供新方向。

汽車大廠撤出中國,東南亞成供應鏈新基地

過去 20 年,中國在汽車零件行業崛起,更成為全球領導者,歐美汽車製造商把愈來愈多零件外判給中國,以降低成本。不過現在情況有變,「金融時報」引述行業高層和供應鏈專家指,整個行業正重新思考物流業務,以減少對中國零件製造商的依賴。那麼,當歐美大廠逐步將供應鏈移出中國,哪些市場將取而代之?

日本如何變成道路最安全的國家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字,全球每年大約有 130 萬人死於交通意外,是 5 至 29 歲年齡群的頭號殺手。各國都嘗試改善道路安全,尤其是像美國般以汽車主導交通模式的國家。香港人熟悉的日本就成為各國取經對象,經過 60 年努力,日本戰勝了昔日的交通戰爭,成為世上道路最安全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