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共207篇|

【金融危機系列之三】銀行風暴之後,長遠有何影響?

美國矽谷銀行(SVB)、Signature Bank 等銀行先後倒閉掀起金融風暴,對美國風險投資體系及初創企業已經做成一定程度的衝擊。隨後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也出現流動性危機,種種事件構成甚麼影響? 長遠如何影響企業籌資環境及當前經濟?

【金融危機系列之二】銀行接連出事是誰的錯?

踏入 3 月,美國接連有銀行因擠提導致流動性不足,宣佈倒閉,先是 Silvergate Bank,其後到矽谷銀行(SVB)和 Signature Bank,市場憂慮可能出現連鎖效應的金融危機。外界關注美國中小型銀行的倒閉潮如何形成,主因在於利率風險還是流動性問題?這次事件會否進一步演變成系統性金融危機問題?

【金融危機系列之一】瑞銀收購後,瑞信如何自救?

美國矽谷銀行 SVB 突然倒閉帶來廣泛的金融影響,另一邊廂,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因一連串醜聞,股價跌至歷史新低,令市場陷入騷動。最後要由瑞銀(UBS)以超過 20 億美元收購,成為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歐洲最重大的銀行業交易案。短短數日發展如此,瑞信出了甚麼問題?

美股金融危機:矽谷銀行到底發生甚麼事?

美國矽谷銀行(SVB Financial)3 月 9 日宣佈計劃集資 17.5 億美元(約 136.5 億港元),包括發行 12.5 億美元新股及 5 億美元債務證券。消息拖累其股價在常規交易時段下跌 60%,收報 106.04 美元,更在盤後交易繼續暴跌;10 日,加州金融保障及創新局(DFPI)宣佈關閉銀行,並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存款。矽谷銀行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對亞洲股市影響如何?

【*CUPodcast】ESG 傾呢啲:氣候風險對企業營運和投資的影響

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愈來愈多企業關注氣候風險(climate risk)。氣候風險分為實體風險和轉型風險,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探討氣候變遷對企業和投資者造成的風險。過去一年,氣候問題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帶來甚麼影響?

加密貨幣買到成癮,如何治療?

還記得一年多前的加密貨幣狂熱?當時不少人揚言「挖礦」好過打工。但經過市況大上大落,去年有人說熱潮減退,今年又要捲土重來。而唯一沒變甚至愈演愈烈的,恐怕是加密貨幣的成癮問題。部分自認沉迷其中的投資者想要尋求治療,因而帶動一門「極具潛力」的生意。

英國能取代美國,成為超級科學強國嗎?

英國是科學革命的起源地,由牛頓、達爾文,到近代的圖靈和霍金,多年來誕生無數改寫人類歷史的偉大科學家。到今天,英國未必能寫進世界超級強國之列,但仍然擁有一眾全球頂尖學府,亦是歐洲的經濟中心。英國的科學、研究及創新部長 George Freeman 就向「金融時報」表示,政府將會積極投入資源,令國家由學術大國蛻變成超級科學強國。

反 ESG 浪潮在 2023 年會持續嗎?

滙豐全球研究(HSBC Global Research)1 月發表的報告指出,2022 年反 ESG 浪潮興起,在美國尤為普遍。ESG 對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有不同含意,而在反 ESG 運動中,進行投資決策時會故意不把 ESG 問題納入考量。由於共和黨在美國中期選舉贏回眾議院,報告預計 2023 年會有更多反 ESG 的活動持續。這將帶來甚麼影響?

荷里活最會燒錢與賺錢的偏執狂導演:占士金馬倫(下)

千呼萬喚下,曾經高掛影史最賣座強片的「阿凡達」(Avatar)第二集「水之道」終於上映,與第一集相隔整整 12 年,無巧不巧,「鐵達尼號」與「阿凡達」第一集相隔的時間也是 12 年。對導演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來說,要塑造一部完美的作品,差不多就是要花這麼長的時間。

施彼理:ESG 所謂何物?

早前言論引起爭議的前滙豐負責任投資主管 Stuart Kirk,今年夏天離職之後,重操故業,在「金融時報」每週撰寫投資專欄。他在 9 月的復出之作提出了一個有用的論點:我們在談論 ESG 的時候,往往混淆兩種意思。其一,是 ESG 因素對投資回報的影響;其二,是相關業務運作對 ESG 因素的影響。

科研統計學:英國商界研發開支的數據爭議

研究與開發(R&D)是現代經濟的重要一環,令商品和服務得以推陳出新,企業業務增長之餘,也能夠改善顧客體驗,推動整個社會進步。近日,英國學界就圍繞如何統計研發開支激烈辯論。事關英國國家統計局突然大幅調整 2020 年科研商界在研發領域的投資總額,比原先數字高出整整 60%。

中期選舉前瞻:ESG 一路走來,漸成兩黨對立點

美國中期選舉將近,花旗投資研究上月發表名為「通往美國中期選舉之路 2022」的系列報告,探討 ESG 領域問題。氣候變化是 ESG 的核心議題,所帶來的風險在科學和經濟方面都屬於 ESG 範疇,左派聲稱右派正在削弱其重要性,右派則反駁左派誇大。今次中期選舉會改選 36 個州長席位,肯定會影響當地 ESG 發展。

後疫情的越南,正磨拳擦掌爭奪外資

現時,世界各國的抗疫政策依然南轅北轍,分為「動態清零」和「與病毒共存」兩大陣營。這種政策差異,可能會造成經濟洗牌,有輿論就認為新加坡會藉此搶佔亞太金融中心的地位。另一個東盟強國越南,早在今年 3 月就宣佈全面開關,一步一步向世界工廠的地位邁進。學術平台「東亞論壇」的評論,就分析越南如何磨拳擦掌爭奪外資。

Ryan Fung:養老金和保險金在 ESG 市場的角色

養老金和保險資金傳統以來一直是責任投資市場的兩大驅動力量。根據美國 2018 年數據,54% 的 ESG 投資者來自公共部門,養老金佔比重,還有 37% 的 ESG 投資者來自保險資管行業;同一年,瑞士 ESG 投資者中,58% 來自保險資管,29% 來自公共養老金,還有 10% 來自企業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