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方便省時而發明了罐裝咖啡,至於德國的代表作,則離不開政治色彩濃厚的另一大發明 Decaf(脫咖啡因咖啡)。
德國與 Decaf 關係密切,並不僅僅在於它是由德國商人 Ludwig Roselius 發明。無獨有偶地,納粹相當欣賞 Decaf 這項發明,並提倡國民應該轉喝這種咖啡因含量較低的咖啡。因為高層傾向認為咖啡因對人體有害,尤其影響眼睛。除了個人健康因素,這跟納粹的種族主義亦有關連,作為優秀強大的民族,他們深信不應借助咖啡提神,更不能倚賴咖啡這種會上癮的習慣。不過,極其諷刺的是,納綷以個人健康和種族健康為由推行 Decaf 風潮,卻正好暴露了愚昧和科學知識匱乏的一面。看起來會令人更加健康的產品,其實含有可能致癌的有毒物質。
咖啡因
|共4篇|
比咖啡因和小睡更提神的方法
日中睡意襲來,唯有小睡片刻或牛飲咖啡捱過漫長的一天。不過有科學家研究將兩種方法合二為一,以求達到雙重醒腦提神的效果,先飲咖啡再小睡片刻,此法被稱為「咖啡覺」。
可口可樂:解酒、戒毒、打仗恩物
開一罐可口可樂,能解酒癮和毒癮,提神又壯陽——不是神化可樂,這就是其元祖版本的賣點。今天的可口可樂,老套說一句,無處不在老少咸宜,在香港更壟斷了汽水市場,但你可知道,最初的可樂,是毒品與酒精的代替品?
美國內戰結果,關鍵在……咖啡?
咖啡對美國飲食文化來說,無比重要,據統計,上半 18 歲以上的美國人,每天必須喝一口咖啡,才有動力工作,應付新的一天。美國生活與咖啡兩者密不可分,不只飲食,咖啡也佔美國戰爭歷史上重要一席。在美國南北內戰中,咖啡像戰爭的燃料,減輕北方士兵的苦痛,讓他們在如似地獄的戰場上堅持行軍打仗,最終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