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動購物除了出於心癮,也與身體狀態有關。過往有研究發現,肚餓時購物,人的物欲會有所增加,往往因此購入更多不必要的東西。最近有研究更指出,購物前喝咖啡,不僅令人精神,亦易令人花更多錢購物。
咖啡
|共49篇|
吃得苦中苦,方能更健康?
比起有糖有奶的咖啡,更喜歡黑咖啡?比起香甜牛奶朱古力,更喜歡可可成分更高的黑朱古力?一項新研究顯示,對苦味的喜好早就存在於某些人的基因之中。根據研究作者美國西北大學(NU)費恩伯格醫學院預防醫學副教授 Marilyn Cornelis 的說法,嗜苦的人是幸運的基因贏家,因這種習慣長遠或可促進健康。
咖啡與其發源地:全球最後的野生咖啡樹林
一覺醒來,匆匆出門後,很多打工仔都會選擇到咖啡店買一杯熱咖啡提提神,才到辦公室展開新一天的工作。現時我們享用到的咖啡,大部分都屬於小果咖啡,又稱阿拉比卡(Arabica),發源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的森林,後來被歐洲殖民者發現,並帶到世界各地栽種。現時全球只剩下為數不多的野生咖啡森林,在氣候變化下危在旦夕。
綠色和平:氣候危機關你事!咖啡迷要特別留意
打開 IG 搜尋「咖啡」,總會看到一張張精緻的文青打卡照,再配上一大堆 hashtags:「#chill」、「#coffeelover」等開朗活潑的字眼。不過,未來咖啡或需加上的新標籤:「#notavailable」。這是真實的存在。殺死咖啡的,正是日益嚴重的氣候變化。
澳洲奧運選手靠家鄉咖啡放鬆
澳洲隊在 2020 東京奧運舉行首星期奪得 9 面金牌,已超越 5 年前里約奧運的總成績。好成績除歸因於個人表現、運氣、國家提供充足資源之外,選手可在選手村享用家鄉地道咖啡,及在緊張時刻享受難得的「咖啡 Break」,也成了致勝關鍵。
不用一粒咖啡豆,也有一杯熱咖啡
無肉之肉、無蛋之蛋、無奶之奶…… 這些曾被當作促銷噱頭的植物製食品,隨著消費者對健康和環境愈發重視,現已逐漸打入市場,放在家家戶戶的飯桌之上。後繼者也如春筍般湧現,包括美國西雅圖的初創公司 Atomo,就準備以「無豆咖啡」來分一杯羹。
意大利 Espresso 的南北之爭
意大利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尋求將當地咖啡文化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本土出現兩方候選人爭奪代表資格。一方認為應重視地區特色,另一方則認為應重視整個意國的咖啡傳統。當地有人類學家認為,這次咖啡競爭可視之為意國南北之爭。
咖啡公義之本:自己製自己飲?
在發達城市的咖啡店,人們所喝的咖啡,產地往往遠在非洲、美洲等發展中地區,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卻通常難以負擔之。但據「經濟學人」報道,肯雅人現在已開始品嚐由該國咖啡豆沖製而成的花式咖啡,咖啡更成為當地人的身份象徵。
【圖解】茶或咖啡,看出英美民族性?
眾所周知,英國是愛茶大國,然而最近,英國愛茶大國之名就受到挑戰。
紅眼:古瀧兄弟與四苦八苦 —— 溫柔的尖酸與浪漫的寒酸
而到底甚麼人會需要一事無成、人生沒任何成就可言的出租大叔呢?或者,他們就只是不堪之人,不堪之人最需要的是在同樣不堪之人身上尋求慰藉。只有覺得你的生活比我更不堪,我才願意相信你打從心底不會嘲笑我的不堪。
種咖啡會餓死?南北回歸線間的產銷失衡危機
人類對於咖啡的需求不斷成長,而且毫無衰竭的趨勢,堪稱另類經濟奇蹟。但這利益龐大的「黑金」市場,落到源頭農戶的身上,結論竟是「種咖啡會餓死」?
海外高級市場崛起,日本食品業轉戰東南亞(上)
隨著日本人口減少,代表「嘴巴」與「胃」也都在縮減,這讓近十年來的趨勢有所改變。日本食品業長久以來建立的良好形象,剛好迎合整個東南亞高級市場的崛起,促使了一波海外發展的新浪潮。
歐美的燕麥奶熱潮,正要捲入亞洲?
隨著愈來愈多人開始尋找傳統乳製品的代替品,並受益於一些喜歡喝牛奶咖啡(lattes)的咖啡愛好者主動推廣,來自瑞典的 Oatly 近年藉此走出歐洲市場。Oatly 的下一部署,是進軍亞洲市場。
咖啡新浪潮:恪守無糖無奶規則
對好些人來說,咖啡要加奶加糖,才是咖啡。黑咖啡於他們而言,感覺就像苦茶,但近年咖啡店出現了新浪潮,堅持咖啡不加糖、不加奶,只為了令顧客品嚐到咖啡真味。
Gloria Chung:五星飯店的咖啡比 7-11 更難喝,這是甚麼道理?
大家來評評理,付上三、四千元住宿一晚五星飯店,咖啡比 7-11 更難喝,這是甚麼道理?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入住五星酒店,那早餐桌上的咖啡,比房間內膠囊咖啡機的更差,明明都是預先設計好的咖啡機所出的咖啡。天曉得哪裡出現問題,是一開始就覺得咖啡只是其中一種飲料,餐飲部無人在意,將貨就價,按本子求其買?還是沒有人的舌頭留意到,咖啡其實不一定要像「香爐水」一樣,味道如炭烤廿四味?
咖啡豆的命運,盡在澳洲?
早在數年前,咖啡業界經已響起警號,指氣候變化威脅咖啡豆的供應量。但時至今日,情況仍然嚴峻。為了改善問題,該組織現正進行國際性的多地品種試驗,在 23 個國家試植 35 種咖啡豆,以衡量豆在不同氣候下的表現。當中包括一些通常與生產咖啡沾不上邊的地區,譬如澳洲就有可能對咖啡產業作出最大貢獻 —— 南十字星大學的科學家將會試種 20 個「抗氣候」的咖啡豆品種。
大學生的個人資料,值多少杯咖啡?
個人資料何價?在 Shiru Cafe,大學的學生證好比現金,有它便有咖啡喝 —— 大學生來到此店,只要提供個人資料,就能得到飲品一杯,交易中不費一分一毫,可世上又是否真的存在「免費」咖啡?
Gloria Chung:首爾新沙洞士紳化
現在林蔭大道,已經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國際連鎖大品牌,除了標誌著新沙洞揭開國際化的新一頁,也是該區是士紳化的標誌。壞處就當然是租金上升,趕絶了小店,令到新沙洞的特色愈來愈少。雖然大街已經和香港的彌敦道沒有兩樣,但是只要細心地找,新沙洞還有不少有趣的小店,一定要往內街鑽,綠樹林蔭的小區,確是幾適合遊客,尤其是咖啡和甜品店,非常出色,推介幾間給大家。
星巴克帝國的「最後戰場」:不喝美式咖啡的意大利人
在全世界擁有 28,000 間分店的美式連鎖咖啡店星巴克,地球上幾乎每個角落都會看到它的足跡。然而,星巴克帝國的歐洲版圖,卻長期留著一片空白地帶。直到近日,美國咖啡巨頭終於進軍它們的「最後戰場」—— 被譽為高級咖啡聖殿的意大利。在米蘭的主教座堂附近,星巴克不惜工本將宏偉的前郵局修建成頂級概念店,即緊隨西雅圖和上海之後,全球第三座精品烘焙工房(Reserve Roastery ),同時也是星巴克籌備多年,位於意大利的第一間分店。
「星巴克之父」退位,或競選下屆美國總統
用了近 40 年時間,將一家西雅圖的小小咖啡店,逐步經營成遍及全球 77 個國家,擁有超過 28,000 家連鎖店的咖啡帝國,如今,Starbucks 的父親 Howard Schultz 終於宣佈退休了。坊間盛傳,Howard Schultz 在退休之後除了寫書、演講,最可能是從政,甚至選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