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

|共90篇|

中國女足曾經輝煌,何以後勁不繼?

中國女足 8 次參加女子世界盃,今屆首次在小組賽出局,主教練水青霞承認球隊與歐洲對手之間差距「巨大」。有政策支持,中國隊曾是一支勁旅,成績最好的一次是 1999 年打入決賽。為何女足後勁不繼、差距愈來愈大?看看分組賽以 1:6 大勝中國的英格蘭,或可參考一二。

阿根廷第一個世界盃冠軍,比「上帝之手」更具爭議

眾所周知,阿根廷是第三度奪得世界盃冠軍,但其實 1978 年的首次冠軍贏得不算光彩。當時阿根廷軍政府對異見的迫害到達高潮,偏偏握有世界盃賽事主辦權,賽前被指多次騷擾對手球員,更有各種賄賂傳聞,以保證阿根廷的最後勝利,試圖在高亢的民族情緒下,維持鐵腕統治的合法性。

【美斯的故事】增高也能靠後天努力?

在阿根廷奪得今屆世界盃後,傳媒開始大肆報道球王美斯(Lionel Messi)的故事,除了他與妻子的愛情為人津津樂道之外,大眾也關注他小時候曾患侏儒症一事。美斯 11 歲時確診患上生長荷爾蒙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長達 3 年每天都要施打人類生長荷爾蒙針劑,最終才能長到約 170 厘米高。最近也有研究顯示,決定一個人的身高,後天甚至比先天更重要。

2022 年大事回顧:卡塔爾能藉世界盃改善形象嗎?

卡塔爾世界盃在一片爭議聲中順利告終。足球貴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每 4 年才舉辦一次的世界盃自然全球矚目。卡塔爾銳意透過大型賽事建立文化成就感,強化國民認同,把自己塑造成國際舞台重要一員,卻惹來勞工剝削、打壓性小眾權益、甚至涉嫌在申辦過程中買票做假的指控。「紐約時報」專題文章就分析,卡塔爾世界盃真的做到體育洗白嗎?

征服地上,再涉足 Web3 的美斯

剛閉幕的世界盃,球王美斯的阿根廷成功奪得冠軍,其童話故事令人稱頌,連帶不少足球遊戲也廣受討論,當中包括一家初創公司所生產的遊戲。這款名為 Matchday 的 Web3 遊戲,結合卡牌收集與足球模擬器,以區塊鏈為基礎,為全球 50 億球迷塑造全新的遊戲體驗。

倫敦、香港、克羅地亞:我們都無法回到 2018

克羅地亞從前是南斯拉夫共產政權一部分,南斯拉夫有「歐洲巴西」的美譽,但最厲害不過打進 4 強。克羅地亞用了 31 年歷史,7 屆世界盃,就至少取得了一亞一季的佳績。克羅地亞足球之所以發達,答案就在於球員心口的標誌,腳下的自由土壤,還有背後的民族苦難。

足球為何會有越位?沒有越位,球賽會變成怎樣?

2022 年卡塔爾世界盃終於接近尾聲。對於一眾新手球迷來說,可能還不明白甚麼是「越位」(offside)。簡單來說是當持球方的球員向前傳球時,接應或參與進攻的球員,比守方離底線第二位近的球員(包括但不一定是門將)更接近底線,即算是犯規。至於為甚麼不可以向前傳,又為甚麼是兩名守方球員,東倫敦大學的傳播學家鮑理(Adam Powley)就撰文追溯越位的起源。

致謝

體育具有激勵和團結人們的力量。在非洲,足球非常受歡迎,在人們心中佔有特殊的地位。
—納爾遜.曼德拉(前任南非總統)

“Sport has the power to inspire and unite people. In Africa, soccer enjoys great popularity and has a particular place in the hearts of people.”
—Nelson Mandela, Former President of South Africa

方俊傑:艾華利斯同夏蘭特鬥過?

艾華利斯能夠崛起,真要多謝師兄拿達路馬天尼斯。比艾華利斯年長 3 歲,2018 年已經由國內球會競賽隊,轉戰意甲國際米蘭,協助球會贏過一次意甲冠軍,排位比艾華利斯前也合理。可惜分組賽頭兩場擔任正選,表現奇差,失機頻頻,終於在第 3 場對波蘭的生死戰,被艾華利斯取代。

去卡塔爾除了睇波,還可以來一場尋酒大冒險

今屆世界盃禁止在體育場館內銷售酒類及飲酒,一改當初允許場館提供酒類飲品的承諾。卡塔爾球迷或者會因此而鬆一口氣,外國球迷遊客卻大多不這樣想。為了在這個嚴格限制酒精消費的伊斯蘭國度飲酒,球迷要長途跋涉、甚至去跟陌生人打好關係。

曾詩敏:世界盃國家隊帶來的身份認同

世界盃轉眼就到了 4 強階段。大賽在後面的階段,牽動人心的時刻一浪接一浪。阿根廷闖入決賽,美斯跟夢寐以求的王座又近一步;「黑馬」摩洛哥延續神奇之旅,帶來驚喜;有人歡喜更多人愁,今屆被稱為「熱門」的巴西、英格蘭相繼在 8 強落入殘酷分勝負的方式,在互射 12 碼階段遭淘汰;球星們出局後流下男兒淚的心酸畫面一再出現,五味雜陳的時刻多不勝數……

摩洛哥躋身四強,為何會讓阿拉伯人團結?

卡塔爾世界盃,不但是阿拉伯國家首辦的世界盃,摩洛哥更憑藉擊敗葡萄牙,成為史上首支打入四強的阿拉伯球隊,令整個阿拉伯世界的球迷情緒高漲。有學者甚至形容,我們正在目睹沉寂多時的泛阿拉伯主義(Pan-Arabism)復興,引發一場聲援巴勒斯坦運動。